中国矿业大学共有69个本科专业上榜,其中全国排名第一专业共有5个,全国前十专业达12个。中国矿业大学优势专业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智能采矿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应急管理以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提供重要参考。

| 排名 | 专业名称 | 评级 | 排名范围 |
| 1 | 采矿工程 | A+ | 前二 |
| 1 | 矿物加工工程 | A+ | 前二 |
| 1 | 智能采矿工程 | A+ | 前二 |
| 1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A+ | 前二 |
| 1 | 职业卫生工程 | A+ | 前二 |
| 2 | 安全工程 | A+ | 前2% |
| 3 | 测绘工程 | A+ | 前2% |
| 4 | 地质工程 | A | 前10% |
| 4 | 应急管理 | A | 前10% |
| 4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B+ | 前25% |
| 9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B+ | 前25% |
| 10 | 土地资源管理 | B+ | 前25% |
| 11 | 能源化学工程 | B+ | 前25% |
| 1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前10% |
| 12 | 机械工程 | B+ | 前25% |
| 12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B+ | 前25% |
| 12 | 资源勘查工程 | B+ | 前25% |
| 1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A | 前10% |
| 16 | 土木工程 | A | 前10% |
| 16 | 环境工程 | A | 前10% |
| 17 | 工程力学 | B+ | 前25% |
| 17 | 地球物理学 | C+ | 前75% |
| 20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B+ | 前25% |
| 2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A | 前10% |
| 22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A | 前10% |
| 22 | 工业工程 | B+ | 前25% |
| 23 | 工程管理 | A | 前10% |
| 23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B | 前50% |
| 25 | 应用化学 | A | 前10% |
| 25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A | 前10% |
| 25 | 人力资源管理 | A | 前10% |
| 25 | 电子商务 | A | 前10% |
| 26 | 智能制造工程 | A | 前10% |
| 27 | 建筑学 | A | 前10% |
| 27 | 信息安全 | B+ | 前25% |
| 2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A | 前10% |
| 33 | 环境科学 | B+ | 前25% |
| 33 | 行政管理 | B+ | 前25% |
| 35 | 电子信息工程 | A | 前10% |
| 35 | 工业设计 | B+ | 前25% |
| 36 | 机器人工程 | A | 前10% |
| 36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B+ | 前25% |
| 37 | 地理信息科学 | B+ | 前25% |
| 3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B+ | 前25% |
| 38 | 市场营销 | A | 前10% |
| 39 | 网络与新媒体 | B+ | 前25% |
| 40 | 应用物理学 | B+ | 前25% |
| 4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B+ | 前25% |
| 40 | 德语 | B | 前50% |
| 41 | 城乡规划 | B+ | 前25% |
| 46 | 自动化 | B+ | 前25% |
| 5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A | 前10% |
| 51 | 会计学 | A | 前10% |
| 54 | 运动训练 | B | 前50% |
| 56 | 人工智能 | B+ | 前25% |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前10% |
| 60 | 物理学 | B+ | 前25% |
| 65 | 统计学 | B | 前50% |
| 7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7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B+ | 前25% |
| 7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78 | 英语 | A | 前10% |
| 84 | 生物工程 | B | 前50% |
| 85 | 金融学 | B+ | 前25% |
| 102 | 软件工程 | B+ | 前25% |
| 102 | 环境设计 | B+ | 前25% |
| 112 | 汉语言文学 | B+ | 前25% |
| 119 | 工商管理 | B+ | 前25% |
| 176 | 法学 | B | 前50% |
办学历史与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多次搬迁与更名,1978年定址江苏徐州,现有南湖、文昌两校区。北京校区于2003年独立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两地同根同源但为独立办学实体。
学科与科研实力
学科优势: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为A-。
科研平台:建有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全国50%以上煤炭能源关键技术攻关。
国际影响:发起“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与近百所海外高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