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新疆文科475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新疆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南、湖南、河北、江苏等省份,包括:青海大学、新疆大学、湘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河南大学 | 公办 | 河南 | 理科 | 457 | -- | 本科一批 |
| 中央美术学院 | 公办 | 北京 | 理科 | 452 | -- | 本科一批 |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公办 | 河北 | 理科 | 454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广西 | 理科 | 452 | -- | 本科二批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理科 | 476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57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大连交通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理科 | 474 | -- | 本科一批 |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理科 | 463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淮阴师范学院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66 | -- | 本科二批 |
| 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理科 | 464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南京农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70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广西大学 | 公办 | 广西 | 理科 | 474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理科 | 466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东北林业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理科 | 461 | -- | 本科一批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公办 | 河南 | 理科 | 456 | -- | 本科一批 |
| 中北大学 | 公办 | 山西 | 理科 | 464 | -- | 本科一批 |
| 成都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理科 | 468 | -- | 本科一批 |
| 新疆大学 | 公办 | 新疆 | 理科 | 458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上海海洋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理科 | 476 | -- | 本科一批 |
| 南京财经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71 | -- | 本科一批 |
| 天津科技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理科 | 454 | -- | 本科一批 |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公办 | 上海 | 理科 | 462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公办 | 北京 | 理科 | 472 | -- | 本科一批 |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理科 | 462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湖州师范学院 | 公办 | 浙江 | 理科 | 457 | -- | 本科一批 |
| 湖北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理科 | 454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青岛科技大学 | 公办 | 山东 | 理科 | 457 | -- | 本科一批 |
| 东北石油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理科 | 465 | -- | 本科一批 |
| 浙江工商大学 | 公办 | 浙江 | 理科 | 468 | -- | 本科一批 |
| 江西理工大学 | 公办 | 江西 | 理科 | 454 | -- | 本科一批 |
| 东北农业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理科 | 477 | -- | 本科一批 |
| 西南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理科 | 469 | -- | 本科提前批 |
| 河北大学 | 公办 | 河北 | 理科 | 463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西安财经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理科 | 462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理科 | 452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常州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64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理科 | 469 | -- | 本科提前批 |
| 广东医科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理科 | 469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南京医科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68 | -- | 本科一批 |
| 天津财经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理科 | 453 | -- | 本科一批 |
| 上海海事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理科 | 452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温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浙江 | 理科 | 469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理科 | 457 | -- | 本科一批 |
| 安徽理工大学 | 公办 | 安徽 | 理科 | 452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华北理工大学 | 公办 | 河北 | 理科 | 460 | -- | 本科一批 |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理科 | 455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重庆医科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理科 | 469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山东大学 | 公办 | 山东 | 理科 | 465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 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理科 | 473 | -- | 本科一批 |
| 合肥工业大学 | 公办 | 安徽 | 理科 | 456 | -- | 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特种医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学、法医学、特种医学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临床医学、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医学技术、生物与医药等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2位,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中医药平台和5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登峰学科;有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省一流学科B类,1个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0个省高校重点学科。
石家庄铁道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批准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际CDIO工程教育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