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广西民族大学在山东录取位次范围在61701位到315069位之间,其中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位次154340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位次160540位、社会学专业录取位次142494位、海洋科学专业录取位次222329位、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位次142032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招生层次 | 专业名称 | 录取位次 |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法学 | 61701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汉语国际教育 | 64809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74449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知识产权 | 77034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2085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112686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114675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新闻学 | 123215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应用心理学(师范类) | 125065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泰语(国家基地班) | 127977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档案学 | 128913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132342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经济学 | 133733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印度尼西亚语(国家基地班) | 134212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教育学(师范类) | 135210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英语(师范类) | 138796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行政管理 | 140747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工商管理 | 142032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社会学 | 142494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自动化 | 148912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51716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旅游管理 | 152081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 154340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157896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柬埔寨语(国家基地班) | 159032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广播电视编导 | 160540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 | 161345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金融学(中澳3+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172423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数字经济 | 186107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93420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物理学(师范类) | 197529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工程管理 | 205613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人工智能(中澳2+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09528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建筑学 | 211348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澳3+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11607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金属材料工程 | 214811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化学 | 217673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218302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海洋科学 | 222329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环境工程 | 244440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生物工程 | 244463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翻译(中澳3+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246441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澳2+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313376 |
| 广西民族大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中澳3+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315069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山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招录数据。
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首府南宁,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2月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6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2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3600亩,现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3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300万余册(含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580万余册,电子期刊360万余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百余人次。现建制22个本科教学学院,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在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中斩获3金11银32铜,学校连续七年获评广西赛区“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