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是211大学,同时也是双一流院校。海南大学2025年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在525分和679分之间。海南大学2025年在海南乡村治理招生人数为240人,农艺教育招生人数为180人。以下是海南大学的详细介绍:

海南大学是211大学,同时也是双一流院校,在国内高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数据显示海南大学的就业率高达92%,用人单位对海南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及未来继续招聘海南大学毕业生的意愿均超过98%。
| 省份 | 批次 | 科类 | 招生类型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4) | 668 | 3587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5) | 656 | 4584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6) | 649 | 5269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0) | 632 | 7178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3) | 621 | 8697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1) | 619 | 8984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22) | 600 | 12182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7) | 679 | 2839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8) | 673 | 3221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11) | 667 | 3660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9) | 656 | 4584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NIIT | (84) | 646 | 5572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10) | 631 | 7322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4) | 623 | 8400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3) | 621 | 8697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6) | 619 | 8984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09) | 610 | 10420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12) | 607 | 10923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07) | 600 | 12182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06) | 595 | 13116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中外合作办学 | (83) | 592 | 13725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农业农村学院 | (80) | 584 | 15369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28) | 574 | 17584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中外合作办学 | (27) | 559 | 21189 |
| 海南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地方专项计划 | (15) | 544 | 25123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农业农村学院 | (81) | 542 | 25618 |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 | 中外合作办学 | (82) | 542 | 25618 |
| 海南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综合 | 国家专项计划 | (08) | 525 | 30362 |
| 省份 | 专业名称 | 计划招生数 | 学制 | 学费 |
|---|---|---|---|---|
| 海南 | 乡村治理 | 240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农艺教育 | 180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水产养殖学 | 33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海洋科学 | 31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0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林学 | 29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环境科学 | 27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人工智能 | 26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药学 | 2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21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通信工程 | 20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会计学 | 19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汉语言文学 | 18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园艺 | 18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电子信息工程 | 17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5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4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13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生物医学工程 | 13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密码科学与技术 | 1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土木工程 | 1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英语 | 1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信息安全 | 11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1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生态学 | 11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11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戏剧影视文学 | 10 | 四年 | 6600 |
| 海南 | 金融学 | 10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工商管理 | 10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植物保护 | 9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动物科学 | 9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车辆工程 | 9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化学 | 9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自动化 | 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应用化学 | 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物流管理 | 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法学 | 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行政管理 | 8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7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应用物理学 | 7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7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风景园林 | 7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日语 | 7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园林 | 6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生物育种科学 | 6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土地资源管理 | 6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农林经济管理 | 6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动物医学 | 5 | 五年 | 4100 |
| 海南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软件工程 | 4 | 四年 | 13600 |
| 海南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农学 | 4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生物技术 | 4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生物科学 | 4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3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3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3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国际法 | 3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旅游管理 | 3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酒店管理 | 3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 | 四年 | 85000 |
| 海南 | 电子商务 | 2 | 四年 | 80000 |
| 海南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2 | 四年 | 50000 |
| 海南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 | 四年 | 73000 |
| 海南 | 传播学 | 2 | 四年 | 4100 |
| 海南 | 建筑学 | 2 | 五年 | 4600 |
| 海南 | 俄语 | 2 | 四年 | 4600 |
| 海南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40 | 一年 | 1800 |
海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海南省“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殷殷嘱托“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软科中国大学发展速度排名》,2019-2022年学校总增速位列全国高校第一;2024年26个学科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上榜学科数量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位列第49名;“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93名,较2018年提升12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