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长沙理工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2分到638分之间。其中浙江34专业组分数线625分!江苏1专业组分数线566分!北京3专业组分数线579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长沙理工大学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广东的考生最低502分能上长沙理工大学:219专业组分数线553分、221专业组分数线539分、224专业组分数线580分、218专业组分数线552分等等。
2、如果你是江苏的考生最低541分能上长沙理工大学:3专业组分数线577分、6专业组分数线601分、1专业组分数线566分、2专业组分数线570分等等。
3、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最低552分能上长沙理工大学:2专业组分数线563分、3专业组分数线579分、1专业组分数线552分等等。
4、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569分能上长沙理工大学:44专业组分数线591分、40专业组分数线573分、13专业组分数线571分、45专业组分数线599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北京 | 长沙理工大学 | 1 | 不限 | 552 | - |
| 北京 | 长沙理工大学 | 2 | 物理+化学 | 563 | - |
| 北京 | 长沙理工大学 | 3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579 | -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5 | 物理类 | 556 | 73334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6 | 物理类 | 550 | 81145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7 | 物理类 | 552 | 78463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8 | 物理类 | 552 | 77558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9 | 物理类 | 553 | 76488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20 | 物理类 | 557 | 71930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21 | 物理类 | 539 | 98273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22 | 物理类 | 592 | 33423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23 | 物理类 | 570 | 54927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24 | 物理类 | 580 | 44074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2 | 历史类 | 558 | 20222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3 | 历史类 | 559 | 19477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4 | 历史类 | 559 | 19660 |
| 广东 | 长沙理工大学 | 211 | 美术类 | 502 | 5300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9 | 数字经济(创新班) | 588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9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1 | 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 | 594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2 | 物理学(创新班) | 58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3 | 应用化学 | 582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4 | 化学生物学 | 57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5 | 地理信息科学 | 582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6 | 应用统计学 | 598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7 | 工程力学 | 58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0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9 | 车辆工程 | 59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0 | 智能制造工程 | 59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9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8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3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8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4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9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0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6 | 能源与动力工程(创新班) | 60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0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8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598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1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班) | 622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1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613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2 | 电子信息工程 | 60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60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4 | 通信工程 | 608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03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6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1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7 | 人工智能 | 604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8 | 自动化 | 60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9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59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0 | 机器人工程 | 602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1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2 | 软件工程 | 60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3 | 网络工程 | 604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0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5 | 网络空间安全 | 60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6 | 土木工程 | 56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7 | 土木工程(创新班) | 57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8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7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7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0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6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1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创新班) | 57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2 | 智能建造 | 56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3 | 水利水电工程 | 59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4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7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5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73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6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创新班) | 58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7 | 测绘工程 | 57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8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59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9 | 交通运输 | 593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0 | 交通工程 | 58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1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8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2 | 环境工程 | 56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84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4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57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5 | 建筑学(创新班) | 56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6 | 城乡规划 | 56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7 | 生物工程 | 583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8 | 工程管理 | 57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9 | 会计学 | 59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70 | 财务管理 | 593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71 | 人力资源管理 | 56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72 | 物流工程 | 56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7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7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60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1 | 金融学 | 599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9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3 | 法学 | 610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4 | 汉语言文学 | 606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5 | 英语 | 587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6 | 新闻学 | 595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7 | 网络与新媒体 | 591 | - |
| 河北 | 长沙理工大学 | 8 | 会计学 | 613 | - |
| 江苏 | 长沙理工大学 | 2 | (不限) | 570 | - |
| 江苏 | 长沙理工大学 | 3 | (化学) | 577 | - |
| 江苏 | 长沙理工大学 | 4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583 | - |
| 江苏 | 长沙理工大学 | 5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541 | - |
| 江苏 | 长沙理工大学 | 6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1 | - |
| 江苏 | 长沙理工大学 | 1 | (不限) | 566 | -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11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11 | 40294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13 | 土木工程 | 571 | 86198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1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99 | 53582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23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69 | 88254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25 | 水利水电工程 | 586 | 67946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26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80 | 75784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27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70 | 87105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2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625 | 27156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06 | 45717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590 | 62814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2 | 网络与新媒体 | 606 | 46007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3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599 | 52548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4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625 | 27616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5 | 智能建造 | 582 | 73037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08 | 42897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8 | 交通运输 | 599 | 52635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39 | 交通工程 | 592 | 61290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0 | 物流工程 | 573 | 84275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1 | 应用化学 | 585 | 69756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班) | 610 | 41435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3 | 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 | 604 | 47144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91 | 62287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5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99 | 52657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班) | 638 | 17991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班) | 612 | 39175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8 | 能源与动力工程(创新班) | 612 | 39029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49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创新班) | 591 | 61935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50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创新班) | 579 | 76544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51 | 土木工程(创新班) | 588 | 65551 |
| 浙江 | 长沙理工大学 | 53 | 网络空间安全 | 607 | 43987 |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