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邮电大学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南京邮电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2分到644分之间。其中广东202专业组分数线603分!浙江14专业组分数线639分!江苏8专业组分数线606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南京邮电大学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635分能上南京邮电大学:1专业组分数线644分、12专业组分数线639分、17专业组分数线635分、5专业组分数线640分等等。
2、如果你是河北的考生最低626分能上南京邮电大学:3专业组分数线633分、11专业组分数线633分、2专业组分数线634分、13专业组分数线628分等等。
3、如果你是江苏的考生最低582分能上南京邮电大学:7专业组分数线610分、6专业组分数线637分、5专业组分数线608分、2专业组分数线582分等等。
4、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最低610分能上南京邮电大学:1专业组分数线610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北京 | 南京邮电大学 | 1 | 物理+化学 | 610 | - |
| 广东 | 南京邮电大学 | 202 | 物理类 | 603 | 24636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 | 智能感知工程 | 626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2 | 电子信息工程 | 634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633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通信工程 | 632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28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6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32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7 | 人工智能 | 629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8 | 柔性电子学 | 631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9 | 自动化 | 628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0 | 机器人工程 | 627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33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2 | 软件工程 | 630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3 | 网络工程 | 628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4 | 信息安全 | 630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30 | - |
| 河北 | 南京邮电大学 | 16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630 | - |
| 江苏 | 南京邮电大学 | 5 | (不限) | 608 | - |
| 江苏 | 南京邮电大学 | 6 | (化学) | 637 | - |
| 江苏 | 南京邮电大学 | 7 | (化学) | 610 | - |
| 江苏 | 南京邮电大学 | 8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6 | - |
| 江苏 | 南京邮电大学 | 2 | (不限) | 582 | -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1 | 通信工程 | 644 | 14080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643 | 14559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40 | 16459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5 | 柔性电子学 | 640 | 16693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6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40 | 16239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7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43 | 14500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12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639 | 17092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14 | 网络工程 | 639 | 16916 |
| 浙江 | 南京邮电大学 | 17 | 物流管理 | 635 | 19687 |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红色基因厚重、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学校,被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后定名为华东邮电学校,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4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迁址南京;1950年组建为邮电部南京邮电学校;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定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先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