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211大学,同时也是双一流院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在北京录取分数线在591分和612分之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在北京地质学类招生人数为11人,地质类招生人数为5人。以下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详细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211大学,同时也是双一流院校,在国内高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就业率高达92%,用人单位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及未来继续招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生的意愿均超过98%。
| 省份 | 批次 | 科类 | 招生类型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北京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01) | 612 | 9327 |
| 北京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02) | 608 | 10111 |
| 北京 | 本科批 | 综合 | 普通类 | (03) | 591 | 13897 |
| 省份 | 专业名称 | 计划招生数 | 学制 | 学费 |
|---|---|---|---|---|
| 北京 | 地质学类 | 11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地质类 | 5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材料类 | 5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4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地理信息科学 | 4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土地资源管理 | 4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测绘工程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地球物理学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人工智能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3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 | 3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英语 | 3 | 四年 | 6000 |
| 北京 | 法学 | 3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海洋科学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智能地球探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环境生态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环境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软件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智能建造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安全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土木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地质工程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地质学 | 2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经济学 | 2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翻译 | 2 | 四年 | 6000 |
| 北京 | 会计学 | 2 | 四年 | 5000 |
| 北京 | 土地整治工程 | 1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1 | 四年 | 5500 |
| 北京 | 工商管理 | 1 | 四年 | 5000 |
1952年,响应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应运而生。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组建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传承“地质报国”红色基因,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在不同历史时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和战略需求变化,接续奋斗在服务国家地质教育和地质科技事业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