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1分到678分之间。其中广东221专业组分数线567分!河北24专业组分数线665分!浙江31专业组分数线678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643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20专业组分数线674分、14专业组分数线675分、2专业组分数线661分、18专业组分数线673分等等。
2、如果你是河北的考生最低626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31专业组分数线649分、30专业组分数线649分、4专业组分数线631分、13专业组分数线658分等等。
3、如果你是江苏的考生最低623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1专业组分数线623分、3专业组分数线647分、2专业组分数线653分等等。
4、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最低481分能上华中科技大学:2专业组分数线652分、4专业组分数线632分、7专业组分数线522分、13专业组分数线558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1 | 历史 | 639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物理+化学 | 652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物理+化学 | 645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632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630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不限_美术 | 590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不限_音表 | 522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不限_音表 | 587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9 | 不限_音表 | 515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10 | 不限_音表 | 566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11 | 不限_音表 | 481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12 | 不限_音表 | 590 | - |
|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 | 13 | 不限_音表 | 558 | -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4 | 物理类 | 653 | 3099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5 | 物理类 | 646 | 4554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7 | 物理类 | 621 | 13489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8 | 物理类 | 617 | 15874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9 | 物理类 | 620 | 14202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2 | 历史类 | 622 | 1750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0 | 美术类 | 594 | 106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09 | 舞蹈类 | 568 | 20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702 | 物理类高校专项计划 | 625 | 11796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08 | 音乐类 | 523 | 911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20 | 音乐类 | 588 | 59 |
| 广东 | 华中科技大学 | 221 | 音乐类 | 567 | 189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2 | 数字经济(AI双学位) | 657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3 | 数学类 | 658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4 |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基地启明实验班) | 661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5 | 物理学类 | 656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6 | 机械类 | 661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7 | 材料类 | 657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8 | 能源动力类 | 656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65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0 | 电子信息类(电信学院) | 664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1 | 电子信息类(未来技术实验班) | 672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2 | 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学院) | 665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65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4 | 人工智能 | 665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5 | 自动化(无人系统启明实验班) | 666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6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 | 669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7 | 计算机类(网安学院) | 664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8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56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9 | 临床医学(八年制) | 668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30 | 临床医学 | 649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31 | 口腔医学 | 649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32 | 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627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1 | 经济学类 | 643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社会学类 | 631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641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31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新闻传播学类 | 635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建筑类 | 626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国际商务(英语辅修学位) | 636 | - |
| 河北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 634 | - |
| 江苏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化学) | 653 | - |
| 江苏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化学) | 647 | - |
| 江苏 | 华中科技大学 | 1 | (不限) | 623 | -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 | 物理学类 | 661 | 6316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化学类 | 657 | 8070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化学(拔尖基地启明实验班) | 660 | 6904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5 | 生物科学类 | 657 | 7869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6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61 | 6452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生物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启明实验班) | 658 | 7488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8 | 生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645 | 13430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1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AI启明实验班) | 675 | 2316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15 | 电子信息类(电信学院) | 665 | 5108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16 | 电子信息工程(智能通信启明实验班) | 673 | 2844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18 | 电子信息类(未来技术实验班) | 673 | 2771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19 | 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学院) | 667 | 4458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0 | 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启明实验班) | 674 | 2715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1 | 自动化类 | 665 | 4999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2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 | 671 | 3277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3 | 航空航天类 | 663 | 5785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4 | 计算机类(网安学院) | 668 | 4120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6 | 数字经济(AI双学位) | 660 | 6907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29 | 药学(中外合作办学) | 643 | 14548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30 | 口腔医学 | 656 | 8541 |
| 浙江 | 华中科技大学 | 31 | 临床医学 | 678 | 1825 |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17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9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