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同时也不是双一流院校。贵州中医药大学2025年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在441分和553分之间。贵州中医药大学2025年在贵州中医学招生人数为68人,中医养生学招生人数为44人。以下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的详细介绍:

贵州中医药大学虽然不属于985、211大学,但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的非常好。根据数据显示贵州中医药大学的就业率高达92%,用人单位对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及未来继续招聘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意愿均超过98%。
| 省份 | 批次 | 科类 | 招生类型 | 专业组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类 | 普通类 | - | 455 | 91318 |
| 贵州 | 本科提前批C段 | 物理类 | 国家免费医学生 | - | 511 | 44494 |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 | 482 | 66860 |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 | 475 | 72187 |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类 | 护理类 | - | 472 | 74819 |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类 | 预科 | - | 443 | 103584 |
| 贵州 | 本科批 | 物理类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41 | 106173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类 | 普通类 | - | 515 | 16708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 | 553 | 7831 |
| 贵州 | 本科提前批C段 | 历史类 | 国家免费医学生 | - | 549 | 8628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 | 545 | 9380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类 | 预科 | - | 510 | 18217 |
| 贵州 | 本科批 | 历史类 | 护理类 | - | 492 | 24915 |
| 省份 | 专业名称 | 计划招生数 | 学制 | 学费 |
|---|---|---|---|---|
| 贵州 | 中医学 | 68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中医养生学 | 44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中医康复学 | 44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养老服务管理 | 40 | 四年 | 4100 |
| 贵州 | 医疗保险 | 38 | 四年 | 4100 |
| 贵州 | 运动康复 | 35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中医骨伤科学 | 33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应用心理学 | 24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针灸推拿学 | 23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中医儿科学 | 22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21 | 四年 | 4100 |
| 贵州 | 法学 | 21 | 四年 | 4100 |
| 贵州 | 护理学 | 5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302 | 五年 | 4500 |
| 贵州 | 中药学 | 174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85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85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83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医学实验技术 | 81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生物制药 | 80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药物制剂 | 79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实验动物学 | 77 | 四年 | 3830 |
| 贵州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76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76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医学信息工程 | 71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9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 60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智能医学工程 | 60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58 | 四年 | 3830 |
| 贵州 | 中药制药 | 48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45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药学 | 45 | 四年 | 4200 |
| 贵州 | 制药工程 | 44 | 四年 | 4200 |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社会服务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