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山东建筑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6分到585分之间。其中浙江15专业组分数线507分!北京2专业组分数线502分!江苏1专业组分数线552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山东建筑大学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最低500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2专业组分数线502分、1专业组分数线500分等等。
2、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507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15专业组分数线507分、1专业组分数线542分、12专业组分数线561分、16专业组分数线538分等等。
3、如果你是河北的考生最低519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9专业组分数线585分、3专业组分数线573分、19专业组分数线520分、13专业组分数线553分等等。
4、如果你是江苏的考生最低514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3专业组分数线546分、2专业组分数线520分、1专业组分数线552分、4专业组分数线514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北京 | 山东建筑大学 | 1 | 不限 | 500 | - |
| 北京 | 山东建筑大学 | 2 | 物理+化学 | 502 | - |
| 广东 | 山东建筑大学 | 208 | 物理类 | 526 | 118839 |
| 广东 | 山东建筑大学 | 209 | 物理类 | 516 | 136065 |
| 广东 | 山东建筑大学 | 210 | 物理类 | 505 | 156119 |
| 广东 | 山东建筑大学 | 207 | 历史类 | 536 | 32380 |
| 广东 | 山东建筑大学 | 205 | 美术类 | 485 | 8343 |
| 广东 | 山东建筑大学 | 206 | 美术类 | 476 | 10121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72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3 | 机械工程 | 573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64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5 | 机械电子工程 | 576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1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7 | 电子信息工程 | 581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8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75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5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0 | 软件工程 | 583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81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2 | 土木工程 | 544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53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4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562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5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47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6 | 智能建造 | 554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7 | 工程造价 | 556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8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19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9 | 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 | 520 | - |
| 河北 | 山东建筑大学 | 1 | 英语 | 568 | - |
| 江苏 | 山东建筑大学 | 1 | (不限) | 552 | - |
| 江苏 | 山东建筑大学 | 2 | (不限)(中外合作办学) | 520 | - |
| 江苏 | 山东建筑大学 | 3 | (化学) | 546 | - |
| 江苏 | 山东建筑大学 | 4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514 | - |
| 浙江 | 山东建筑大学 | 1 | 工程管理 | 542 | 121737 |
| 浙江 | 山东建筑大学 | 9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551 | 111170 |
| 浙江 | 山东建筑大学 | 1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61 | 98962 |
| 浙江 | 山东建筑大学 | 15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07 | 164755 |
| 浙江 | 山东建筑大学 | 16 | 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 | 538 | 127408 |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山东省会济南,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兴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68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校训,秉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校风,坚守“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办学理念,坚持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覆盖工、理、管、文、法、艺、经、交叉8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建设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先后培养22万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学校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