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来高考小编总结出,2026年高考682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大学名单有:在湖北招生的上海理工大学、在浙江招生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在浙江招生的浙江大学、在湖北招生的南昌大学、在浙江招生的南京大学、在浙江招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来高考小编整理了北京、四川、湖北等全国682分左右的大学名单,请2026年高考生参考。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专业及专业组代码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湖北 | 上海交通大学 | 第04组 | 682 | - |
| 广东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202 | 682 | 293 |
| 湖北 | 上海理工大学 | 第05组 | 682 | - |
| 浙江 | 南京大学 | 11 | 682 | 1287 |
| 浙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682 | 1247 |
| 湖北 | 清华大学 | 第08组 | 682 | - |
| 浙江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1 | 682 | 1245 |
| 四川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01 | 682 | 212 |
| 四川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03 | 682 | 212 |
| 湖北 | 北京大学 | 第08组 | 682 | - |
| 浙江 | 浙江大学 | 10 | 682 | 1277 |
| 湖北 | 南昌大学 | 第11组 | 682 | - |
| 院校名称 | 招生地区 | 专业组 | 录取分 | 录取概率 |
|---|---|---|---|---|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浙江 | 1 | 682分 | 91%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浙江 | 3 | 682分 | 85% |
| 南京大学 | 浙江 | 11 | 682分 | 93% |
| 浙江大学 | 浙江 | 10 | 682分 | 98% |
| 南昌大学 | 湖北 | 第11组 | 682分 | 87% |
| 清华大学 | 湖北 | 第08组 | 682分 | 97%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四川 | 01 | 682分 | 93% |
| 上海交通大学 | 湖北 | 第04组 | 682分 | 90% |
| 北京大学 | 湖北 | 第08组 | 682分 | 93% |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广东 | 202 | 682分 | 93% |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今军工路校区)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今复兴路校区)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