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我校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这一成果的落地,是学院深耕国际化办学、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学院在康复人才国际化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学院充分发挥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学积淀与临床资源优势,与德方深度对接,实现“中西康复理念融合、优质资源双向赋能”:一方面实质性引进德方物理治疗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双元制”教学模式及行业标准;另一方面整合学院与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康复科、社区康复中心的实践基地资源,构建“理论教学-临床实训-行业接轨”的一体化培养路径。
项目采用“4+0”联合办学模式,学生全程在我校完成学业,颁发双方学历学位证书,且学位获得者将直接具备德方物理治疗专业硕士入学资格,打通“本科-硕士”贯通式升学通道。为保障教学质量,学院将组建由中德双方资深教授、临床康复专家组成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开设德语强化课程与跨文化交流课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康复标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设立于1965年,获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acquin、德国科学委员会等多项权威认证和荣誉,有9个校区,与西门子等4500家企业建有合作关系,是德国较早开展物理治疗专业的高校。物理治疗专业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先进,师资职业背景强大,拥有德国面积最大的物理治疗实训中心,与德国30余家大型综合医院、100余家诊所及康复中心以及30培训中心有紧密的合作关系,研发了如智能机器人辅助康复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为舒马赫、贝克汉姆等众多知名职业运动员进行过康复治疗,为德国足球联赛比勒费尔德队等知名球队提供日常康复和运动维护,连续三年被评为“优质专业”,在行业内被誉为隐形冠军。
下一步,康复医学院将以该项目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化办学理念,推进与德方在师生互访、联合科研、临床技术转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将项目打造成国内康复领域国际化办学的示范项目,为服务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民生健康贡献“康复力量”,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 项目名称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 ||
| 办学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 法定代表人 | 李可建 |
| 中外合作办学者 | 中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
| 外方: Fachhochschule des Mittelstands (FHM), Deutschland(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 | |||
| 办学层次和类别 | 本科学历教育 | 学制 | 4年 |
| 每期招生人数 | 120人 | 招生起止年份 | 2026年—2036年(每年1期) |
| 招生方式 |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招生政策,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 ||
| 开设专业或课程 | 康复治疗学(专业代码:101005H) | ||
| 颁发证书 | 中方: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 ||
| 外方:Zeugnis über die Bachelor-Prüfung im Studiengang Physiotherapie(物理治疗学学士学位证书)(学生获得外方学位证书不以出国学习一段时间为必要条件) | |||
| 审批机关 | 教育部 | ||
| 批准书编号 | MOE37DE2A20252526N | ||
| 批准书有效期 | 2040年12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