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0分到651分之间。其中广东209专业组分数线593分!河北31专业组分数线641分!浙江19专业组分数线645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哈尔滨工程大学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河北的考生最低557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4专业组分数线640分、13专业组分数线627分、21专业组分数线635分、12专业组分数线638分等等。
2、如果你是北京的考生最低579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7专业组分数线638分、5专业组分数线645分、11专业组分数线602分、6专业组分数线638分等等。
3、如果你是广东的考生最低540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17专业组分数线626分、214专业组分数线598分、208专业组分数线589分、213专业组分数线540分等等。
4、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603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1专业组分数线603分、14专业组分数线647分、11专业组分数线647分、1专业组分数线643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 | 物理+化学 | 628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 物理+化学 | 629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 | 物理+化学 | 642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 | 物理+化学 | 633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 | 物理+化学 | 645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6 | 物理+化学 | 638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7 | 物理+化学 | 638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8 | 物理+化学 | 639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9 | 物理+化学 | 642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 | 物理+化学 | 639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602 | - |
| 北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2 | 物理+化学(中外合办) | 579 | -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1 | 物理类 | 617 | 15954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3 | 物理类 | 540 | 96144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4 | 物理类 | 598 | 28201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5 | 物理类 | 630 | 9616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6 | 物理类 | 627 | 10746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7 | 物理类 | 626 | 11323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8 | 物理类 | 630 | 9619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9 | 物理类 | 622 | 13326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8 | 历史类 | 589 | 8071 |
| 广东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9 | 历史类 | 593 | 6933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25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2 | 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试验班) | 638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3 | 应用物理学 | 627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4 | 机械类 | 628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5 | 智能制造工程 | 629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6 | 材料类 | 626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兴海领军) | 635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8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626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9 | 能源动力类 | 628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 | 能源与动力工程(兴海领军) | 644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 | 电子信息类 | 635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2 | 水声工程(含水声、电子水声、海洋信息3个专业) | 635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3 | 人工智能(兴海领军) | 643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4 | 海洋信息工程(兴海领军) | 640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5 | 自动化类 | 634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兴海领军) | 641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7 | 软件工程 | 633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8 | 海洋工程类 | 630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9 | 船舶与海洋工程(兴海领军) | 647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0 | 航空航天类 | 631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1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兴海领军) | 641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2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633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3 | 核工程与核技术(兴海领军) | 644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4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632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5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625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6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557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 | 法学 | 624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 英语 | 613 | - |
| 河北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 | 工商管理 | 614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 | (化学) | 637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7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6 |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575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7 | (化学) | 641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8 | (化学) | 642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9 | (化学) | 639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 | (化学) | 638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 (化学) | 641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2 | (化学) | 641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3 | (化学) | 641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4 | (化学) | 640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5 | (化学) | 640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6 | (化学) | 639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7 | (化学) | 641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 | (不限) | 591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 (不限) | 598 | - |
| 江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 | (思想政治) | 605 | -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 | 海洋工程类 | 643 | 14577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 航空航天类 | 643 | 14768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 | 能源动力类 | 642 | 15108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 | 自动化类 | 647 | 12778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 | 水声工程 | 645 | 13434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7 | 电子信息类 | 645 | 13720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9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643 | 14730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 | 船舶与海洋工程(兴海领军) | 649 | 11404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兴海领军) | 647 | 12581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2 | 能源与动力工程(兴海领军) | 648 | 11797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3 | 人工智能(兴海领军) | 647 | 12451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4 | 海洋信息工程(兴海领军) | 647 | 12491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兴海领军) | 651 | 10546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6 | 通信工程(兴海领军) | 649 | 11532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兴海领军) | 647 | 12833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8 | 核工程与核技术(兴海领军) | 650 | 11247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45 | 13622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 | 软件工程(国家特软创新班) | 646 | 13038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1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603 | 48699 |
| 浙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3 | 材料物理(中外合作办学) | 624 | 28133 |
哈尔滨工程大学源自1953年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颁发《训词》,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