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公布2025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5分到496分之间。其中广东504专业组分数线369分!江苏4专业组分数线365分!河北5专业组分数线457分在全国各省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生源持续稳步提升,整体生源质量位居高校前列。

1、如果你是浙江的考生最低442分能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515专业组分数线445分、502专业组分数线460分、509专业组分数线442分、505专业组分数线471分等等。
2、如果你是江苏的考生最低365分能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专业组分数线471分、1专业组分数线486分、4专业组分数线365分、2专业组分数线430分等等。
3、如果你是河北的考生最低428分能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6专业组分数线455分、1专业组分数线496分、7专业组分数线483分、10专业组分数线463分等等。
4、如果你是广东的考生最低369分能上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503专业组分数线426分、504专业组分数线369分等等。
| 招生地区 | 大学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选科要求及专业 | 分数线 | 位次排名 |
|---|---|---|---|---|---|
| 广东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4 | 物理类 | 369 | 357543 |
| 广东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3 | 历史类 | 426 | 131803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4 | 建筑室内设计 | 466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 | 建筑工程技术 | 457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6 | 工程造价 | 455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83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8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67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9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472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10 | 电子商务 | 463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11 | 旅游管理 | 433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12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428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96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2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91 | - |
| 河北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3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461 | - |
| 江苏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3 | (不限)(分段培养项目) | 471 | - |
| 江苏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不限) | 365 | - |
| 江苏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1 | (不限)(分段培养项目) | 486 | - |
| 江苏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2 | (不限) | 430 | -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2 | 邮政快递运营管理 | 460 | 213619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3 | 邮政快递智能技术 | 457 | 216026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5 | 会计信息管理 | 471 | 203141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7 | 旅游管理 | 457 | 216511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09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 442 | 227923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11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477 | 197125 |
| 浙江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515 | 建筑工程技术 | 445 | 225828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职(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2004年由无锡市干部学校、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无锡市职工大学、无锡市轻工职工大学和无锡市城建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又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分院)合并办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成立的江苏官立第三师范学堂。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照《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办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以“弘毅”为校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生命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体制创新、服务卓越的地方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