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上海58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上海581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为574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广州医科大学分数线为55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浙江大学医学院分数线为580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西北工业大学分数线为580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北京外国语大学分数线为566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北京中医药大学分数线为567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 四川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67 | 本科批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综合 | 561 | 本科批 |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51 | 本科批 |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浙江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湖南大学 | 湖南 | 综合 | 569 | 本科批 |
|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 | 综合 | 545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60 | 本科批 |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上海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东华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53 | 本科批 |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54 | 本科批 |
| 南开大学 | 天津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吉林大学 | 吉林 | 综合 | 574 | 本科批 |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综合 | 544 | 本科批 |
| 同济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厦门大学 | 福建 | 综合 | 577 | 本科批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73 | 本科批 |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综合 | 544 | 本科批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46 | 本科批 |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75 | 本科批 |
| 东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 | 综合 | 544 | 本科批 |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563 | 本科批 |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综合 | 548 | 本科批 |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60 | 本科批 |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59 | 本科批 |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58 | 本科批 |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74 | 本科批 |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51 | 本科批 |
| 天津大学 | 天津 | 综合 | 576 | 本科批 |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武汉大学 | 湖北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上海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65 | 本科批 |
| 复旦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 | 综合 | 546 | 本科批 |
| 兰州大学 | 甘肃 | 综合 | 552 | 本科批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51 | 本科批 |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73 | 本科批 |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65 | 本科批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78 | 本科批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综合 | 580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更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现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设有27个党政管理部门、15个二级学院、13家临床医学院、19个科研机构和6个教辅机构,另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校政合作医院以及276家校外实践基地。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7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