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上海553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上海553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福建医科大学分数线为524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国美术学院分数线为538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安徽大学分数线为52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北京协和医学院分数线为53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河北工业大学分数线为54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华中师范大学分数线为54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41 | 本科批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综合 | 535 | 本科批 |
|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 | 综合 | 545 | 本科批 |
| 福州大学 | 福建 | 综合 | 534 | 本科批 |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河北 | 综合 | 541 | 本科批 |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 综合 | 526 | 本科批 |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综合 | 538 | 本科批 |
| 山西医科大学 | 山西 | 综合 | 528 | 本科批 |
| 燕山大学 | 河北 | 综合 | 531 | 本科批 |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41 | 本科批 |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浙江 | 综合 | 546 | 本科批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综合 | 539 | 本科批 |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51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大连医科大学 | 辽宁 | 综合 | 539 | 本科批 |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湖南 | 综合 | 537 | 本科批 |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 | 综合 | 524 | 本科批 |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54 | 本科批 |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综合 | 539 | 本科批 |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22 | 本科批 |
| 云南大学 | 云南 | 综合 | 528 | 本科批 |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32 | 本科批 |
| 深圳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42 | 本科批 |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49 | 本科批 |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 | 综合 | 544 | 本科批 |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32 | 本科批 |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554 | 本科批 |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安徽 | 综合 | 533 | 本科批 |
| 河海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 | 综合 | 522 | 本科批 |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 | 综合 | 542 | 本科批 |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 河北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 | 综合 | 547 | 本科批 |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兰州大学 | 甘肃 | 综合 | 552 | 本科批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 综合 | 537 | 本科批 |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 | 综合 | 544 | 本科批 |
| 南昌大学 | 江西 | 综合 | 545 | 本科批 |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综合 | 544 | 本科批 |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 | 综合 | 531 | 本科批 |
|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 山东 | 综合 | 543 | 本科批 |
|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 | 综合 | 535 | 本科批 |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37 | 本科批 |
| 沈阳药科大学 | 辽宁 | 综合 | 531 | 本科批 |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江苏 | 综合 | 547 | 本科批 |
|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 | 综合 | 530 | 本科批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综合 | 549 | 本科批 |
| 安徽大学 | 安徽 | 综合 | 529 | 本科批 |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 综合 | 537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曾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企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5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核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是全国卫生系“老六所”之一、全国 18所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教育部批准建立法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学校获赠 2019年9月6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红石榴”工作室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3年,列入安徽省“双一流”创建重点高校。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
学校现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13个二级学院(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3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学生21147人(本科生17482人(含亳州校区联合培养的401名学生)、博士生268人、硕士生3397人)。教职医护员工492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275人。拥有国家杰青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 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4人、全国“医务名匠”1人、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3人、青年皖江学者3人、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3人,“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1人、省杰青6人、省优青5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56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个,省领军人才团队3个。2022年,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担任荣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