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的学校代码是11998,这个代码在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可以查询到,在广东的招生代码是11053,在福建的招生代码是3432,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徐州工程学院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 1 | 广东 | 11053 |
| 2 | 福建 | 3432 |
| 3 | 江西 | 2332 |
| 4 | 天津 | 1452 |
| 5 | 重庆 | 3232 |
| 6 | 江苏 | 1224 |
| 7 | 上海 | 451 |
| 8 | 河北 | 2352 |
| 9 | 贵州 | 2629 |
| 10 | 广西 | 11053 |
| 11 | 辽宁 | 1053 |
| 12 | 甘肃 | 1815 |
| 13 | 山西 | 1541 |
| 14 | 宁夏 | 3243 |
| 15 | 河南 | 5640 |
| 16 | 黑龙江 | 1553 |
| 17 | 湖南 | 3250 |
| 18 | 海南 | 0816 |
| 19 | 浙江 | 3298 |
| 20 | 安徽 | 2808 |
| 21 | 四川 | 3235 |
| 22 | 吉林 | 3238 |
| 23 | 云南 | 32C0 |
| 24 | 山东 | B053 |
徐州工程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
徐州工程学院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徐州工程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以江苏为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 1 | 人工智能 | 46 |
| 2 | 会计学 | 07 |
| 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70 |
| 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5 |
| 5 | 信用管理 | 11 |
| 6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67 |
| 7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74 |
| 8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73 |
| 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4 |
| 10 | 土木工程 | 54 |
| 11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6 |
| 12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34 |
| 13 | 学前教育 | 03 |
| 14 | 安全工程 | 55 |
| 15 | 小学教育 | 02 |
| 16 | 工业设计 | 52 |
| 17 | 工程管理 | 32 |
| 18 | 市场营销 | 15 |
| 19 | 广告学 | 06 |
| 20 | 应急管理 | 36 |
| 21 | 应用化学 | 76 |
| 22 | 应用物理学 | 68 |
| 23 | 应用统计学 | 71 |
| 2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9 |
| 2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5 |
| 26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75 |
| 2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6 |
| 28 | 旅游管理 | 17 |
| 29 | 智能制造工程 | 53 |
| 30 | 智能建造 | 57 |
| 31 | 朝鲜语 | 13 |
| 32 | 机器人工程 | 48 |
| 33 | 机械电子工程 | 50 |
| 3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9 |
| 3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1 |
| 3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79 |
| 37 | 汉语言文学 | 01 |
| 38 | 物流工程 | 37 |
| 39 | 环保设备工程 | 64 |
| 40 | 环境工程 | 63 |
| 41 | 生物工程 | 61 |
| 42 | 电子信息工程 | 42 |
| 43 | 电子商务 | 16 |
| 4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65 |
| 4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7 |
| 46 | 秘书学 | 05 |
| 47 | 经济与金融 | 10 |
| 48 | 经济学 | 09 |
| 4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2 |
| 50 | 英语 | 12 |
| 5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3 |
| 52 | 财务管理 | 08 |
| 53 | 软件工程 | 44 |
| 54 | 金融科技 | 29 |
| 55 | 风景园林 | 33 |
| 5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8 |
| 57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60 |
| 58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9 |
| 5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72 |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学位59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人才280余人次;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等省级教科研团队13个。5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教师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模范教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江苏省教育厅网站、《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