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北京
4013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教育部
本科理工类公办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
080701
学历层次:
本科
修学年限:
四年
学科门类:

专业介绍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包括信息的感知与获取、信息的表达与度量、信息的存储与传输、信息的识别与分离和信息的人机界面等。
本专业为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提供所需人才。电子信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从模拟向数字全面过渡,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显示与执行等全面进入数字化,由此诞生了各种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方法。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技术最前沿,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层次上都将有更大更高的需求,并将更多地与其它专业领域相结合。
本专业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中具有较宽适应领域的专业,学习涉及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等内容。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电子信息设备与系统的生产、设计、开发、集成和运营有关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有多媒体信息处理、通信技术和化工过程信息处理三个培养方向;本专业不仅重视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学习,还特别重视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基于FPGA、DSP、ARM的系统实现。硬件技术是本专业的特色。
这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随机信号、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特色课程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数字视频技术、编码与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微波技术、现代电信交换、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系统设计和开发、通信电子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EDA原理及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工业检测仪器与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化工过程信息处理与传输。
专业实践包括:设置程序设计实训、应用软件基础、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校内外实习基地)、电工电子实习、电子信息综合课程设计、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信号仿真实践、通信实验系统设计和开发、毕业环节等实践环节;多种环节分别服务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信号分析与处理能力、硬件设计能力、通信系统能力等四种能力。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本科期间,学生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低年级萌芽杯启蒙科研、高年级挑战杯以及专业竞赛(包括全国和北京市电子大赛、DSP大赛、萌芽杯、挑战杯、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班等活动,锻炼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大三后还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对毕业生的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出国、考研以及就业等情况都有统计,具体情况请参见“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留学和就业情况统计”表格。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