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云南
15508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云南省
本科综合类公办211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

地理科学

专业代码:
070501
学历层次:
本科
修学年限:
四年
学科门类:

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4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拥有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硕士点和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区域与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室、土壤实验室、地下水环境实验室、数字地球与遥感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学实验室、显微镜室,并与斯洛文尼亚共建有"喀斯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已建成元江县气象-水文实习基地、新平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瑞丽市住建局实习基地、芒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实习基地及与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昆明麦普房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云南高阳科技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等共建的实习基地,为本科生教学和科研实践提供了多样化的场所与平台。确保了本科教学和科研实践工作的开展。

本专业与众多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区域发展管理的理论及应用、主体功能区划领域优势明显,喀斯特环境的国际联合研究特色鲜明,在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产业布局与发展、城乡规划与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自然植被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高原山地灾害、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广泛;并一直进行着中国西部的系列科学探险考察。近五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1项,各类国际合作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国内社会咨询服务项目38项,研究经费突破1500万元;科研成果丰硕,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8篇,出版专著3部。

本专业知识结构涉及环境演化、生态与景观、自然与人文资源、产业与经济、土地、遥感、GIS、规划、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注重学生仪器分析与数据处理、野外考察与社会调查、3S技术应用、空间与土地规划等专业技能的实训与实习,毕业生的就业与考研升学具有广阔的前景与选择面。历届毕业生主要去往各省、市的自然资源部门(原国土、测绘、各类资源管理机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水务部门、水利部门、土地评估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规划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广受好评。近年来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年终就业率基本达到100%;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常年在35%以上,培养单位多为国内985院校、中国科学院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实验分析、社会调查、野外综合考察、文献检索等获取科学资料和数据的能力,熟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3S技术应用,能够定量分析和独立研究地理问题,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全球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灾害监测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乡区域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等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应用及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学、资源科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课程:地理科学概论、气象气候与水文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与植被生态、城乡规划原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计量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研究方法等。并分"环境变化与自然资源管理"、"区域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开设系统的选修课程。如环境变化与自然资源管理方向开设全球变化、资源环境科学概论、自然资源学、资源环境评价等课程;区域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开设土地资源学、文化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发展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含主要课程实验和实践性实习。课程实验包括:地质与地貌学实验、地图学原理与实验、遥感导论与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验、测量学与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计量地理学与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区域规划模拟实验、地理研究方法与实验;实践性实习实训主要包括:数学建模与创新实训、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3S综合实习(自然地理类)/规划综合实习(人文地理类)、科研训练、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城乡建设与管理、文化和旅游、民族事务管理、生态环境、测绘信息、水利水务、农业与农村发展、应急管理等部门、城乡规划设计单位、决策咨询机构、土地评估机构、各类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科研院所、教育和培训机构、其它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