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河南
5096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河南省
本科财经类公办

院系设置

会计学院-----实现会计、审计与理财梦想的摇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会计信息的强有力支持,更需要运筹帷幄的科学理财者。会计、公司理财者及审计高级人才,一直是社会需求的热点。会计学院作为我校的骨干教学部门,自1949年成立以来,以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不断地为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系统和地方建设培养输送了万余名优秀的高级财会人才,赢得社会的高度赞誉。今天,您想成为会计、审计或公司理财的专家,我们将帮您尽快实现这一美好梦想。
  会计学院现设有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CIMA方向实验班)、会计学(ACCA方向实验班)、会计学(金融会计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和三个专业方向。其中,会计学专业在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评估列入国家管理专业,是我国军工系统和河南省地方会计领域内唯一列入国家管理的专业,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专业,2007年会计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点,主要培养会计信息的采集加工、报告披露与分析利用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审计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恢复招生,也使我校成为1998年国家调整专业目录以来全国第2个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培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于1999年在全国首批开设并招收本科学生,2010年财务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主要培养公司理财、金融、证券与投资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三个专业的科研平台“会计数据挖掘实验室”,2009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点;实验平台“会计实验教学中心”,2010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计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和国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突出“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坚持学校“管工结合、文理并重、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与工程相结合。会计学院的历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面分布广泛,就业率高,毕业生就业已经形成以下格局:从航空工业等国防系统财务领导岗位到业务骨干岗位的集中分布格局;从国务院、财政部、公安部、审计署、海关、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政府部门到地方财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分布格局;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地及边远地区的地域分布格局;从制造业到商业、金融、外贸、建筑、中介服务、教育等方面的行业分布格局。
  会计学院现有专业教师5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39人,并有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等殊荣,5人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当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正肩负着2 100余名全日制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使命。在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会计学院教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方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
  近五年来,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上市公司会计变更寻租研究》、《市场竞争下的企业投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学术专著8部,教材 18 部(国家规划教材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获得各种课题资助金额 200余万元。会计学院非常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多次派出高级访问学者到国内外高校交流访问,并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还先后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
  会计学院下设书记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学院办公室、会计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审计教研室、信息化教研室和会计实验教学中心。会计实验教学中心(1260㎡)包括数据挖掘实验室、信息化实验室、会计实验室、审计实验室、财务实验室。实验中心配备有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实验设施,可以同时支持实证研究、多媒体教学、会计实验、审计实验、财务实验和各类信息化实验。
  多年来,会计学院师生风雨同舟、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教学、科研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饱满的热情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会计、审计与理财的高级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专门人才。我们的信心就是你们塑造人生的希望,我们的努力就是你们实现理想的桥梁!

  工商管理学院——助您梦想成真

  立志成为企业家、管理专家的莘莘学子,欢迎报考工商管理学院,这里将圆您心中的梦想。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工商管理学院坚持“走出课堂,走进市场,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秉承“人才培养素质论”,61年来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输送了数万名懂经济、会管理、有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有许多人已走上了领导岗位,赢得了国内一些著名企业的高度赞誉。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工商管理学院秉承“专业建设点面论”,在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空乘方向)及专科专业空中乘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年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场营销专业2006年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并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2006年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艺术设计(空乘方向)专业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企业管理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被评为“200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研究、公共关系学、战略管理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广告学被评为校级网络课程。各专业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清晰,课程特色鲜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培养与挖掘,在2009年“教育质量年”活动中被评为河南省先进集体。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工商管理学院秉承“师资队伍建设专家论”,塑造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术造诣深、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5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3人;拥有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7项、其他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20部。学院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内外学习、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连续13年被评为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并经常应邀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咨询、诊断和策划活动。
  教研服务体系完善。工商管理学院下设院长室、书记室、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图书资料室、工商管理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及工商管理实验中心、工商管理研究所、产业与投资研究所;工商管理实验中心下设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人力测评实验室、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开设的实验主要有:市场营销模拟、电子商务模拟、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才测评、企业营运模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客房及餐饮服务实训;人力测评实验室购置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供师生进行科学研究之用。
  工商管理学院本着“视学生为子女、兄妹”的育人理念,从全方位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助学生。欢迎踊跃报考工商管理学院。

  经贸学院

  经贸学院的前身是物资经贸系,始建于1978年。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专职教师 68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者24人,占教师总数的35%;具有博士学位者19人,占教师总数的28%;具有硕士学位者44人,占教师总数的65 %。现开设有统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贸易经济、保险学6个本科专业和1个金融工程专业方向,尤其是保险学专业属于河南省所设的第一家保险类本科专业;设置有办公室、资料室、经贸实验中心和经济研究所,其中,经贸实验中心180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2台(件),中外文藏书计1.07万册,中外文期刊计109种。
  经贸学院经济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统计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学被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近三年来,经贸学院教师作为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河南省社科规划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年均数十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于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
  经贸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应用型经贸创新人才,或者说“新商人”。“新商人”的显著特征:一是经济理论扎实,英语、计算机基础好;二是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善于用理论解释分析现实问题;三是具备向经贸类其它专业延伸的基础。相应地,经贸学院的办学方针是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确保人才结构“适销对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客观需求。近几届毕业生毕业之时大多持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BEC证书,“ISO系列”内审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证书,外销员证书及汽车驾驶证等。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谐的学习氛围。从经贸学院走出的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公关交际能力较强,就业面宽,深受用人单位的赞许与欢迎。尤其是在航空工业领域,经贸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早已成长为各自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商海精英,以及捭阖纵横、多谋善断的领导精英。
  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我院各专业的学生将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批批商海精英将从经贸学院走向社会,走向灿烂的明天。

  信息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学院成立于1978年,前身是科技管理系,1979年开始招生,现设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三个本科专业,到目前已毕业25 届学生,共4000多人,在校生 1000 多人。
  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10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 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0%。
  我院一直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为依托。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均被评为校名牌专业,《多媒体技术》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为校精品课程,《档案管理自动化》为校网络课程。近几年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横向科研课题8项;有40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省部奖励;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连年获得校科研先进单位。我院情报学成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档案学专业成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和我校重点学科。我院积极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信息中心、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坚实的科研基础,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创造了条件。我院还是郑州航院的三个硕士学位授权建设点之一。
  我院一直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曾选派教师分赴美国、日本、法国访问进修,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情报和档案专家来校讲学,主办了全国《新世纪情报学教育战略研讨会》、《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发展和前瞻性研究》等影响较大的学术交流会议。
  学院下设:行政办公室:主要负责教职工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辅导员办公室: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个教研室:档案学、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室、文献检索仿真实验室、保护技术实验室、缩微复制技术实验室。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硕士24人。开设有工业工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2230多人。工业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业工程教学团队为河南省教学团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物流管理为校级学科,物流管理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设有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下设生产中心虚拟现实、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系统、质量工程、综合物流等实验室;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为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产中心虚拟现实实验室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设有质量工程、CAD/CAM、工业工程、现代物流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工业工程系。近20年以来,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已完成和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防科工委、航空工业部、河南省等省部级基金研究课题40余项,横向科技合作与开发课题约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航空工业部和航空工业总公司、河南省科技进步等奖励10余项。每年均发表有大量的高质量论文,被EI、ISTP收录的论文30余篇,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的论文40余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工业工程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已为航空企事业单位等培养研究生课程班学员10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专科生500余名,高级研修班学院4000余人。我院的成人教育,为河南省和外省培养各类本科生100余名,专科生1000余名。我院是河南省农电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开展实践环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贵州、辽宁、陕西、湖南、四川、广东、河南等地建有稳定的实习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多次获国内外大型比赛活动的奖项,主要有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ERP全国比赛二等奖。毕业生就业工作历年为我校先进单位,工业工程专业就业率截止到毕业当年年底一直接近100%。每年都有几十名同学考上如西安交大、西北工大、北航等重点院校和其它高校的研究生。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机电工程系,是郑州航院创建最早的工学学科。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商都文化的滋养,航空工业“精忠报国”精神的熏陶,秉承“博学而笃志、忠恕而毅行”的院训,发扬“严谨、求实的工程理念,合作、创新的进取精神”的优良学风,以航空工业的振兴和科技强国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根本,为航空工业和河南省的制造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学院现有五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和飞行器动力工程,现有在校学生二千余人,来源于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学院设有七室三所三中心,其中“七室”分别为机械制造专业教研室、自动化专业教研室、材料加工专业教研室、航空动力工程专业教研室、机械设计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制图教研室;“三所”分别为机电工程研究所、材料加工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三中心”分别为航空制造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工程实验中心。此外,学院还拥有全国大中专工科学生AutoCAD软件认证的培训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现已建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博士17人、硕士32人,博士、硕士学位人数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2.0%,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校教学名师奖1人、校师德标兵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培养对象2人,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专家1人。目前,学院依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已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航空制造中新型材料的加工、制造装备自动化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研究方向与特色,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出版学术专著28部、教材19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47篇(其中被SCI/EI/STP收录56篇),获河南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级8项、二等奖22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完成省、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30余项,其中2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本学科拥有本专业中外文藏书合计21.2万册,中外文期刊192种,专业实验室面积740 m2、设备835台(套)、仪器设备值达1034.3万元。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实践性教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坚持突出“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在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的基础上,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坚持外语、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认真组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有稳定的实习基地19个。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成立科技创新制作小组,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学生制作的“六足智能机器人”、“巡线机器人”、“智能垃圾桶”、“足用鼠标”等作品在河南省“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佳绩。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生制作的“多功能折叠拐”获三等奖。在“中图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制图技能大赛中,由我院组织的代表队荣获大赛团体一等奖和11个单项奖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其中:考取了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海关等党政机关的公务员13人、省级机关公务员14人;被部队直接录用的军事技术干部100余人,被第二炮兵部队录用50人;毕业生中有212人分别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航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动手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大多数学生在较短时期内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目前,我院正在积极准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点的申报立项工作,以期用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不久的将来,我院培养的人才必将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于财务管理系的基本建设技术经济教研室。1999年6月,成立建筑工程管理系。2008年4月,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是校名牌专业、河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通过建设部专业评估,是全国第24所、河南省第一所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高校。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以来,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学校“管工结合,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初步形成了土木工程技术与建设经济、建筑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管工融合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工程管理教研室、工程造价教研室、城市规划教研室、建筑技术教研室、道路与桥梁教研室和环境工程教研室等教学单位和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院资料室等教育辅助单位,拥有河南省高校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研究中心、学校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环境工程实验中心、土木工程与管理技术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河南省工程造价研究所等六个科研开发、实验教学机构。
  结合本院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强化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工程监理公司以及预算员、造价师和建造师培训中心等,为教学实践环节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对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现与英国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合作培养建筑工程与管理(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专业本科学生。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以社会需要的职业工程师为目标,一直致力于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计划和内容的安排中,十分注重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2010年全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大赛中,全国75所高校的98支队伍中,我院获得全能总冠军1名,专项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2名以及其他奖项等,在所有参赛院校中名列前茅。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目前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博士26人,硕士46人,专任教师中博硕比例为91.8%,并拥有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青年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
  2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土建人始终谨记“厚德、博学、求实、开拓”的院训,培养了近3000多名高素质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祖国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在校生2500余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政府建设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交通和土建行业的设计院所、工程咨询、施工、监理公司和环保等相关单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以上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必将大量增加,就业前景和形势会更好。

  外语系

  外语系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基础课部英语教研室,1989年起开设有科技英语专业(后改为经贸英语)三年制专科,2001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迄今拥有二十一年的英语专业办学经验,曾多次承担国内航空企业高层领导出国英语培训工作。
  外语系目前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承担英语专业,法语、日语(第二外语和公共选修课)以及全校近15000名学生的公共英语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是我校教职工人数最多的院系。目前在校生人数629人。
  外语系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军,团队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教工总人数94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40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获得者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占教师总数的95%;国外访问学者和归国人员8人。常年聘请来自英、美、澳、加等外籍教师任教。
  多年来,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外语系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目标,始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坚持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为指南,结合社会和市场经济对经贸英语和翻译人才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翻译以及经贸英语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外语系重视实习、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有稳定的教育实习和毕业实习基地。拥有现代化语音室16套,共计1170个座位。藏书6325册,音像518种,中外文杂志48种,报刊11种。外语系学生多人获得“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年被评为“郑州航院实习优秀单位”。
  作为人文科学类系部,外语系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一直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成绩。2005年以来,外语系教师共发表论文和译文335篇,获省部级、地厅级课题及学院教育基金项目等218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9部。获河南省教育厅和学院教学优秀成果奖9项,3人在河南省教学课件比赛中获奖。我院大学英语课程自1997年起连续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教师中3人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2人被授予郑州市优秀教师称号,5人分别获河南省教育系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5人在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2人被授予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2人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外语系李春晓、李莹老师分别在2005年、2009年学校第六届、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外语系两次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伯乐奖”,教工党支部连续三年获学院“优秀党支部”光荣称号。
  外语系设立有多项奖学金,提供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二课活动丰富多彩,英语文化月、科技文化周、英语角、英语语音比赛、演讲比赛、翻译比赛、英文短剧大赛、电影对白赛等活动精彩纷呈,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左右,2009年获得学校综合就业率和一次派遣率第一名,受到学校表彰和奖励。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急需大量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适应21世纪国际全球化的挑战是外语系人长期不懈的追求。

  法律系

  法律系是我校传授法律知识,宣扬法治精神,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现设法理学、民商法、诉讼法、国际法四个教研室、法学实训中心和企业与法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
  法律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谨遵“尚法、明德、笃学、敏行”的系训,致力于营造“教法以善、学法以谦、用法以谨”的系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与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
  法律系现有在职教职工33人,其中,专职教师25人,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23人,占教师总数的92%。另外聘兼职教授4人。法律系现已形成一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一整套学科特点突出的教学管理体系与教学方法。近年来,该系教师曾多次荣获省、市、校级优秀教师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等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参编3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
  法律系设有法学专业和法学专业(刑事司法方向),其中法学专业是我校唯一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摇篮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始建于2000年6月,前身为学院基础教学部计算机教研室,199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50人, 占教师总数的8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9人,占教师总数的84%,在校生近千人。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另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图形图象制作五个高职专业。系现有四个教研室(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和网络工程教研室)、一个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网络综合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网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室和计算机维护实验室和两个软件职业技术相关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52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24万元。另设有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雄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条件。特别是为提高学生的网络实践能力而重点建设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高校均处于领先水平。
  几年来,系党政领导高度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通过引进、自身培养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一线的骨干作用日益突出成绩显著。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各级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及电子出版物十余部。1人获国家优秀教师, 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2人获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在人才培养方面,系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突出管理院校的特色,致力于积极、向上的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正在朝着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迈进。我系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和2006级七届本科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受到社会的好评,其中有100余名学生考取多所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

  数理系

  数理系是我校重要的数理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担负着全校数学、物理学科数十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设有专业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及相关的科研、实验机构,拥有一支敬业精神强、教学效果好、严谨求实、蓬勃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 66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 1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 90% 以上,先后有 6 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殊荣,并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美国、英国等学习访问。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数理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理系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多门课程被评为学院“一类课程”,其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课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举办考研辅导班、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数理系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优良率在 90% 以上,在学院首届杰出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中数理系有2名教师获奖;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有 5 位教师曾位居学院前三名之列。
  在科研上,数理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方针,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科研成果丰富。近5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合作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省部级教研科研成果 9 项;公开出版或参编教材 8 部;公开发表论文 100 余篇;20余人次曾获得各种级别的科研奖励。
  数理系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根据师生比例较大的优势,精心设置专业培养计划,选调精干教师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精心组织专业教学活动,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在学生中推行以年级为单位的“辅导员”制、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制、以宿舍为单位的“宿舍导师”制、以老教师为骨干的“学生导师”制等制度,不断紧密师生关系,直接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已有在校学生200多名,学生活动开展富有特色,如定期举办数学建模竞赛、纪念性冬季长跑活动等,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人文社会科学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既是我校的专业教学院系,又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基地。现设有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3个本科专业。全系有教职工71人。其中教师6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者21人,占教师总数的32.3%;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占教师总数的36.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8.5%。在校学生近千人。
  人文社会科学系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四:一是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二是本系三个本科专业的建设与教学任务;三是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四是承担各级人文社科类科研的研究项目。设有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品德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和中文教研室。并设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研究所。系图书资料室现有藏书万余册,现刊100多种,能够满足本系在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
  人文社会科学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致力于积极、向上人文氛围的营造与宽松、和谐人际环境的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系自觉践行“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承诺,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之锻炼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文学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实际运用外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专多能,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写作和文化工作需要,适应政府机关、新闻出版、文教艺术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文秘管理、新闻宣传、文学创作、语文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等工作,并能胜任攻读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位的、具备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高尚的品质情操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中文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素养和工作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熟悉运用现代管理技能与方法,能在各级政府机构、公共事业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

  电子通信工程系

  电子信息与通信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受到国家政策重点扶植,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逐年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系以培养电子通信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电子通信工程系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个专业;电工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3个教研室,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和通信工程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齐全的、支撑教学与科研的综合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中心下设: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网络型电子学综合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高频电子实验室、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程控通信实验室、微波与天线实验室、数字无线通信实验室、系统仿真与建模实验室、通信系统集成实验室、射频电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电子CAD实验室、EDA实验室、DSP实验室、电子信息认知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电子信息实训室、通信工程实训室等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全天开放,为高素质的本科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动手操作条件。
  电子通信工程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24人,外聘兼职教授6人。近年来,在全系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了航空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70余篇;编写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教材著作10余部;已建设完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等6门精品网络课程。
  电子通信工程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省内外航空企业、研究院所,以及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对口企业共同组建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省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三等奖。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就业率始终名列全校前列。

  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3人,在读硕士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6.8%;教授1人,副教授8人,聘请了日本芝浦工业大学教授釜池光夫、武汉理工大学杨先艺、上海师范大学金定海、郑州大学董广安、大河报总编王守国、河南大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帆等8人为兼职教授。艺术设计系现有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广告学、广告学(广告设计)、动画等4个本科专业7个专业方向,设置有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广告学、动画、艺术等6个教研室,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实验室有模型实验室、快速成型实验室、Apple机房、交互式实验室、体验式实验室、材料加工与展示实验室、丝网印刷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二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训室、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等。
  艺术设计系是我校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的直接承担单位。立足河南本土,快速融入本地学界和业界是我系发展的要本思路,到2011年5月份,河南省内有近20多家著名企业与我系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有的已经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我校成为河南省工业设计、广告学专业理事单位,其中胡中艳主任为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成员,孙建华副主任为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我校保持有联系的省内外的著名高校有80余所。该学科的主干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是被认为“全国十大热门”专业之一,在全国属于较早开办该专业的院校之一。自2001年招生以来,已有7届毕业生,获取国内外的设计大奖近80余项,2010年被评为郑州航院特色专业。广告学专业发展迅速,2010年河南省首届大河杯“金帆奖”广告大赛中,在于全省24个等级奖中,共获得2金3银4铜的好成绩,在新闻媒体中多次被报道,已经形成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近些年来,艺术设计系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以科研促进教学,发挥师资队伍业务素质高、产学研能力强的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每年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和实用型研究成果,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等奖项的论文近30余篇;已完成和承担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等省部级基金研究课题近10项,横向科技合作与开发课题7项,郑州航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
  艺术设计系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级力和素质培养。在青岛、上海、北京、郑州、郭亮、太行大峡谷等地建有稳定的专业实习与写生基地。艺术设计系曾组织2009“河南有他,河南有你”大型公益策划活动;04-05国际设计连接全球竞赛银奖、河南省大学生广告演讲大赛冠军;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河南赛区三等奖;2003年获“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第三届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中国通用航空协会会徽设计、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等120余项大奖。近几年来,艺术设计系学生有近30名同学考上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华东理工、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南京邮电等重点院校和其它高校的研究生。艺术设计系已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市场的弄潮儿和用人单位的中坚力量。

  航空工程系

  航空工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航空发动机更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航空工程系是我校重点建设的航空学科系部。我系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立足中原文明,以培养新形势下航空科技人才为己任,为河南省及全国培养高素质的航空工程类创新人才。我系现有河南省唯一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该专业以扎实的专业理论为基础,注重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目前,我系设有 “飞行器动力工程实验中心”,下设“发动机强度实验室”、“热工传热基础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燃烧实验室”、“航空发动机仿真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创新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结构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振动噪声实验室”、“风洞试验室”、“气体动力学实验室”。学校安排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大实践环节,以及发动机结构拆装、发动机创新等独立课程设计。
  航空工程系现已建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精干师资队伍,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数占专职教师总数的90%。目前,我系依托航空制造及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航空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在航空发动机维修、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和强度振动等方面建立了明显的研究方向与特色。近三年来,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2项,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1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优秀教师2人。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重点发展行业。期望更多优秀学生与我们一起,为实现“航空报国”的理想共同努力奋斗!

  国际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国际学院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门教育与管理机构,全面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外专、外教聘请和外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开发等工作。
  国际学院位于学校南校区(大学路与航海路交叉口南200米),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7,356平方米,拥有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标准体育场、礼堂、餐厅、浴池、学生宿舍等,可以容纳5000余学生学习和生活。
  目前,国际学院已经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英国班戈大学合作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在校学生213人。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合作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与英国班戈大学合作的“环境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合作的“土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项目已获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在等待国家教育部的审批。
  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集中了学校的优秀师资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教学全过程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到教学计划中,使国际教育的理念和特色贯穿整个教学阶段,保证中外课程的合理衔接,使学生同时享受我校和国外知名大学的优质资源。学校为学生提供顺利转入合作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所修学分将完全被外方大学认同和转移,学生可以申请在外方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国际学院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强调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拥有理解、包容中西方文化的胸怀和合作精神,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与能力,成为熟悉学科专业最新发展状况和国际市场规则,具有较高双语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采用2+1合作培养模式。学生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修读两年课程,所修学分将完全被合作大学认同和转移。两年后,国内课程成绩和英语水平达到要求者,赴英国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习。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的,可同时获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大专文凭和合作大学颁发的高级教育毕业文凭。随后,学生可以申请在合作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如果学生第三年选择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习,将只获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颁发的大专文凭。学生在中国的教学采用中英文授课,在英国的教学采用英文授课。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现有教职工53人,在校生600余人。学院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网络工程4个教研室,1个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和1个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雄厚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强大的师资。学院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培养的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教师梯队。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26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34人。1人获国家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学院高度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IT企业引进人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外聘来自软件生产第一线的资深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与Cisco、锐捷等著名IT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专业培训,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对教师进行提高,促使教师始终紧跟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前沿课题,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现已建立了“思科网络学院”和“锐捷网络学院”,被授权进行多层次培训,颁发认证证书。2年来,已有5名老师经过培训考试,获得相关认证网络工程师讲师资格。
  完善的教学设施。软件学院坐落于郑州航院南校区,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7,356平方米,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及生活环境。南校区拥有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办公楼(1222平方米)、图书馆(8000平方米)、教学楼(16间多媒体教室,2626个座位)、标准体育场地(标准足球场一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5个),礼堂(座位数400个)、餐厅(3924平方米)、学生宿舍(1222平方米,可提供床位3000余个)等,可以容纳5000余学生学习和生活。
  先进的实验室。软件学院的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下设计算机网络综合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网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维护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和网络技术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00万元。主要实验设备包括:曙光天阔服务器一台、高档微机和普通微机近200台、思科2611路由器一台、锐捷RG-R1762路由器28台、锐捷S3550/3760交换机18台、锐捷RG-WG54P无线接入点7台、锐捷RG-WALL50防火墙7台、语音程控交换机1台、锐捷STAR-R2501+ VPN网关1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45套、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箱45套、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系统2套。
  丰硕的教研科研成果。学院教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各类各级课题8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等各级各类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奖等10余项。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及电子出版物10余部,撰写讲义和实习指导书近10部。学院建设完成精品课程、网络课程3门,正在建设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3门,并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推广,用于课堂教学或教育测量的CAI课件类成果10余个,也均得到普及应用。 提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实力。
  充足的实训基地。学院先后在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河南惠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安博志远IT国际学院、加拿大华软国际公司、洛阳牡丹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信篮点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南阳市档案局、河南省精华科技有限公司、郑州精英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与企业合作制订教学计划,将实践环节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培养优秀的软件技术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和条件。
  学院目前已开设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网络系统管理五个两年制专科专业。学院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改革办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建设,人才培养体现重实践、重技术创新的思路,教学中注意跟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新发展,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科教学部

  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理兼招)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科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我校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根据文、理科学科特点,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讲座。民族预科班学制为一年,招生时不确定专业。预科生结业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由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预科阶段的成绩和志愿确定专业。

  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系我校二级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成为集高职高专、五年制大专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设有5个系,开设有会计与统计核算、统计实务(市场调查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工程造价、装潢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11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与统计核算、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是省部级重点专业。学院网址:http://www.zhxtxy.cn/?schoolId=479;学院地址:郑州市鑫苑路(原北林路)5号,邮编:450012;联系电话:0371-65723075 65724842(传真);乘车路线:郑州市火车站乘32路、67路公交车到长途汽车北站下车向东2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