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而字的8种用法

文/微凉395

“而”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古文中“而”字的8种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小编推荐

1.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应用法语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2.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法语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3.古文字学专业2024年大学排名 最好的大学排行榜

4.高中作文中惊艳的神仙句子 优秀素材摘抄

5.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哪些用法

6.instead of后面接什么 有哪些用法

7.in at on的用法及区别 有什么不同

8.英语介词有哪些 主要用法是什么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2025舞蹈生文化课515分能上南阳理工学院吗

25-02-25

2025艺考生文化课472分能上中南民族大学吗

25-02-25

hr在意中外合作办学吗 找工作受歧视吗

25-02-25

2025艺考生文化课558分能上西南交通大学吗

25-02-25

isec课程属于中外合作办学吗 二者有什么区别

25-02-25

北京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 值得上吗

25-02-25

2025美术生文化课630分能上同济大学吗

25-02-25

sqa ad中外合作办学好吗 适合哪些人报考

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