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高考已经进行2天,备受关注的作文,西藏使用的是全国甲卷,材料“可为与有为”,看到考前很多老师都估对了题目,所以这个题材相对来说,不算难写。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蒋蓝
一言以蔽之,古蜀人的历史,就是与江河较量的历史。
水泽遍布、雾气弥漫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造梦”的工厂,是诗意盎然之地。水固然可以造梦,也潜藏着跌宕的灾祸。三千年前,开明九世离开“梦郭”——就是位置较低、易为洪水淹没的地方。当他们励精图治把成都平原的积水排出去后,大片陆地出现了,开明王决定举国迁居成都。
治水者,必须懂水。懂得如何与水达成和解。如果说他们的可为之处首先是从“上善若水”里获得了启示,那么他们的有为,则是把“洪水猛兽”降服为一派清流。在给予水的出路之余,人的出路也出现了;人的出路越来越多,水的出路又为人们昭示了逐梦的方向。这是治水与治城的辩证法,它更强调在生命力的导引下独立摸索和独立施为,人道与天道的共荣共生。我以为,像大禹、开明王这样的拓荒者,用坎坷、清廉、摩顶接踵的一生,昭示了另外一种伟力的存在:可为是希望凌空的愿景,有为才是把愿景变成富饶的天府之国。寻找水的出路与探寻人的出路,成为了古蜀时代给我们的无尽思考。
从无路到小路,从小路到大路,从大路再通达天际……抵达无人之处的探路者,可能会洗去一身征尘,再寻找一条朝向大光的路径。一个探路者的一生也许寂寞,但他脚下有力,心中有路,头上有光。
他也许有迂回,也许会走错方向,但有时的退步是为了更快地前进。其实,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大路抑或窄门。就像诗人弗罗斯特的《林中路》所昭示的两种选择。但探路者从不停止,他在不断试错的过程里,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一片无论多么优美的景致,没有探路者、劳作者的身影,那只是风景。一旦他们出现了,他们赋予了景致的灵魂,那才是鱼龙漫衍的山水。
永不言弃,千磨万击,无怨无悔,敢于让想象落地开花,把可为彻底铺展为有为的大地,唯有这样的人,已经超然于小路、大路与窄门之上!他们才是强大的立世者。
去年的一个夜晚,我在阿坝州的草甸散步。在成阿公路开通之前,山里的老百姓与外界几乎鲜有联系。而一条人间天路所昭示出来的光与热,就是最为鲜活的“文明启示录”。
在那些探路者的内心深处,未必有什么高深的言辞,只有一种让灵魂自身与道路一同生长、一起延伸的道德准则,而不一定是灵魂渴望得到拯救。因为灵魂遵循着拓荒之路的原则,灵魂拥有与道路相互保管、相互赠与的秘密。
1940年,伟大的诗人穆旦在《玫瑰之歌》里吟唱道:
虽然我还没有为饥寒,残酷,绝望,鞭打出过信仰来/没有热烈地喊过同志,没有流过同情泪,没有闻过血腥/然而我有过多的无法表现的情感,一颗充满熔岩的心/期待深沉明晰的固定。一颗冬日的种子期待着新生。
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样的种子必然要长成森林。
1.牡丹江二中2024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3.河南TOP二十名校2024高三调研考四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4.江苏常熟中学2024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5.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