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大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去年春节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词,不成想竟然会在今年春节几乎变成现实。早在2003年,人类因为吃果子狸而引发了“SARS”。半年多来,“非典”疫情在我国及全球各地区迅速流行和蔓延,哀鸿遍野,多少白衣天使因此付出血泪,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行业损失惨重,国家因此陷入低谷。17年后,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因为食用蝙蝠等野味导致了一场新的灾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的力度比非典更盛。
不断攀升的数据,颜色变深的地图,让人类见证了病毒的猖狂和肆虐。大家每时每刻都在讨论病毒的恐怖,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但又有多少有人曾想过,这病毒为何而来?其根源是什么?病毒能在人类身上寄生并灾难性的蔓延正是因为一些人对野味的趋之若鹜,对野味的饕餮不厌痛定思痛,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认为面对病毒,敬畏自然,拒绝野味已是刻不容缓。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其一、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理念
中国人爱吃野味,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中国人食用野味有传统文化、心理、中医药文化等影响,更有甚者把食用野味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上的最高礼遇。但我们不是茹毛饮血的动物,我们是万物之灵。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训导言犹在耳,再者,为了尝鲜,抑或是为了所谓滋补,放任舌尖的一时任性,换来潜藏的巨大风险,值得否?在这个万象更新、国运蓬勃的年代,我们的餐桌理念,也确实应该得到更新。我们应该摒弃“野味滋补”“野”更有营养、“野”等于“鲜”的伪健康观念,不以食用野生动物为乐,不以用野生动物招待来客为荣。
其二、修身立行,激发担当武器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我们要勇做维护生命健康的“修行者”和“守护者”。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对己而言,我们要明确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学习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道行,从我做起,不食用野味。做“守护者”,就是担使命、保安康,对他人而言,我们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劝诫他人不食用野味。从恶如崩,哪怕是小如浮尘的恶,也可能成为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所以必须警惕那些被人忽视、被人原谅而又无处不在的“小小的恶”,拿出我们的担当,约己更要束人。正如崔正平教授所说: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是谁,就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就是我们彼此身边亲近的公民。惟在养成健全之个人,才能创造进化的社会。
其三、敬畏自然,学会敬佑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敬畏自然,敬佑生命的精妙论述。如《太上感应篇》包含了许多善待动物和植物的格言,《月令》中甚至提到了“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的要求,德国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甚至认为:“中国伦理是人类思想的伟大成就。较之其它任何一种思想,中国思想都走在了前面原因就在于中国思想赋予了爱还要涉及生灵及万物的内涵。正如董卿所说“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正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我们才更应该懂得自身对地球的责任,也才更应该拥有智慧去明白自然本身的平衡之道。万物平等,自然方才平衡。因此,作为文明开化的新一代公民,我们更要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会敬畏自然,敬佑生命。善待万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认知过去、对待自我的态度,也照见了喧嚣背后的世道与人心。也许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胜这次与武汉肺炎的歼击战。但历史这面镜子更要照亮的,是我们学会反思和总结的态度。大家更要行动起来学会拒绝野味,敬畏生命,因为枪响之后:每一次寻常的呼吸,都是生命的恩典。
1.广东高考位次436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4.2025山东高考600分能上哪些公办大学 适合报考哪所学院
5.河北高考位次16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7.安徽高考位次246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