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尔效应是什么现象 产生原因是什么

文/回头辗转过去

丁达尔效应,也叫丁达尔现象,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的出现从而也寓意着光可被看见。

丁达尔效应产生原因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真溶液粒子半径一般不超过1 nm,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其半径在1~100 nm。

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真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此外,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

丁达尔现象是什么

1869年,丁达尔发现,若令一束汇聚的光通过溶胶,则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其他分散体系产生的这种现象远不如胶体显著,因此,丁达尔效应实际上成为判别胶体与真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如图1所示为Fe(OH)3 【氢氧化铁】胶体与CuSO4【硫酸铜溶液】的区别。

可见光的波长约在400~700 nm之间,当光线射入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能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由于分散质的粒子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使体系呈现混浊。

(2)当光线通过胶体溶液,由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nm之间,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出现丁达尔现象。

(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小编推荐

1.读大专选择什么专业最好 学什么最吃香

2.初中学历怎么升本科学历 有什么好处

3.强基计划为什么降分 一般能降多少分

4.文科生适合报强基计划吗 可以报什么专业

5.强基计划的学生未来去向 毕业后能干什么

6.电子信息工程好就业吗 2024找什么工作

7.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原因是什么

8.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有什么风俗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是什么 有什么区别

24-10-28

地心引力是怎么产生的 是谁发现的

24-10-28

物理参照物的解题技巧 有哪些做题方法

24-10-21

滑轮组绳子股数怎么算 如何判断股数n

24-10-21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是什么 是如何计算的

24-10-21

标况下的温度和压强 标态压强是多少

24-10-21

1kva等于多少千瓦 千伏安和千瓦的区别有哪些

24-10-21

比热容越大说明什么 会吸热越强吗

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