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可要说难也比较难。报志愿要有梯度,一般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选择专业时,不要只顾选择热门专业,要尽量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一份好的志愿方案,是需要好的技巧和方法,有好的工具、数据能帮我我们省时省力;同时基本的常识要清楚,比如平行志愿到底是怎么录取的;然后是怎么确定咱们的专业方向,比如以成绩来选择专业,数学成绩好选择数学专业?大学的数学和高中的数学不是一个级别的,还有咱们的数学成绩是靠大量的时间堆出来的分数,还是靠天赋,误区很大的;另外就是兴趣爱好、特长、家庭资源等等;还是随大流,大家都说计算机好,然后就选择计算机?
另外填报的方法有哪些?位次法、线差法、专业定位交叉法、专业三区法等等,全部都可以用吗?举个例子,高分段的考生线差并不会差异太大,同时招生人数较少,一般采用位次法,同时需要关注累加位次;一本线线上10分这个分数的同学,如果通过位次,会发现位次差异很大,因为每年的划线的位次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线差每年都是保持不变的;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做具体的分析;
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高考志愿填报难就难在人人都想实现“最优选择”,即在分数和排名一定的情况下,被最心仪的大学和最理想的专业录取。要想实现“最优选择”,既需要掌握全面、充分、有效的信息,也需要通过加工和整理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一些考生和家长对自己缺乏信心,便通过熟人圈子寻求社会支持,或者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破解“选择困难”。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够让信息成为资源,产生更大价值。然而,高考志愿填报却不能患上“技术依赖症”,被技术牵着鼻子走。说到底,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技术难以左右所有考生和家长的所思所想。更何况,根据技术手段得来的建议都是同质性、标准化的,它忽略和漠视了考生本人的兴趣和志向,难以因人而异。
6.烟台高考政治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