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新高考“录取规则”有变化,高考分数不是唯一标准,使高考这一单一考试变为多元化考试。
这个变化已经在实施改革的某些省份有所体现,也就是说现在一部分大学在一部分省份的考生录取不仅仅是依靠高考这一个考试单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还是要结合他考生平时参加考试的一些成绩。比如说在高二期间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就是某些高校录取考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随着试点省份的不断增多可能还会增加一项或者是两项的考试,所以以后的“高考”逐渐变得多元化。
推行职业院校单独招考政策
这个政策其实都一直存在,只是平时我们对这个考试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单招考试,就是一些大专院校提前的招生考试,不需要参加高考,只需要通过各个学校举办的招生考试,如果顺利通过的话就能够进入到这些学校来进行学习。
对于一些升学希望不太大、并且有意向从事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的同学来说参加职业院校单独招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并且随着单独招考政策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的扶持,这个考试形式也逐渐会成为除参加高考之外的一个主流考试。
1、预估成绩,合理选择学校
大部分学生的整体实力,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尤其是在最后的模拟考试中,最终的得分和排名,与高考战场中的发挥,一定不会相差太大。
此时在家长心中应该有一个预估分数,预估分数作为参考,可以作为填报志愿和考察院校的依据。当心中有了合理的预估分数后,选择学校和报考志愿时,会有更充裕的时间。
2、提前研读“招生简章”
对每个家长来说,当心理预估分数出现时,选择学校,一定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招生的准则,会将要求明确的表述出来。之所以要求家长仔细研究,是因为通过对比,完全可以衡量出自己家的孩子是否符合标准,避免出现错报的情况。
3、及早规划未来学业和人生
对每个家长来说,虽然孩子正在努力的复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踏入到本科学校。因此,作为家长,要保持一定的理智情绪,提早的为孩子做出规划。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到最适合孩子的道路,同时也能找到最符合孩子个性和未来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