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文理将不再分科的消息一出,立马引起广泛关注,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文理不分科是好还是不好,请看下面黑边网小编整理的文理不分科的利弊。
文理分科使学生缺乏足够的综合素质。因为缺乏充足的理化教育,文科生在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方面也都有所欠缺。同样地,因为缺乏足够的文科教育,理科生也就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许多时候,理科生的眼里“只有工具没有人”。另外,文科教育的不足,使得许多理科生缺乏起码的文字表达能力,连一份像样的论文、报告也写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文理分科使得中学生缺乏全面的学识底蕴,这一不足,将严重制约他们未来的发展。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全方位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理不分科的制度改革应该说会有一定帮助,但知识狭窄的弊病真正去除,现代人才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某一项制度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深思和力行。
而在另一方面来看的话,文理不分科固然好,但想想孩子学习的辛苦,很多家长还是偏向了文理分科这一方。要是文理不分科,而在九门课就有三十多多本教材,每门课至少有三本作业本,还有相关的笔记本,这样已经很轻松了么。高中最后一年的冲刺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上什么大学,未来走什么样的道路。如果门门课都要考试,孩子总有几门课会弱一些,所以有家长最担心的还是对于孩子科目学的越多,成绩反而越差,搞得身心疲惫,恶性循环。
其实对于文理分科好的初衷,确实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高中教育不可把能学生都培养成文武兼修的全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科学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社会越来越需要专门人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分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并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文理全面兼通的学生毕竟不占多数,文理分科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长,扬长避短,长远来说比较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
小编推荐:高考改革到底改了什么?熊丙奇表示,国家高考改革整体的设想将是文理不分科,外语考试实行多次考,制度化考试,同时把高中的学评测试纳入高考。
科目改革:英语可考两次,“6选3”压力仍然存在。高考改革将实行“3+3”组合考。
前面一个“3”是指语、数、外分值相当,同等重要。而且文、理科生题目完全一样,不再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这是“文理不分科”的真正含义。熊丙奇指出,这意味着数学学科对文科生而言会加大难度。而英语,将会以考两次择优录入高考成绩的新方式进行,实际是让学生更重视这个科目的成绩,“这个制度反而会重化英语而不是弱化。学生和家长要理解清楚。”
后面的三门考试学科采取的是“6选3”的考试方式。学生在“政史地物化生”6门考试均达到合格后,需从这6门中选择3门参加平时的等级考试和高考。等级考试成绩从高到底进行排位,按照百分位划分不同等级(如某学生该科成绩位于广东省前1%,则记为“a”等级,依次递减),录取时需把等级转换为相应分数纳入高考成绩。
熊丙奇认为“其实是将高考的负担分散在了整个高中阶段,但平时记等级,最后还是折算成分数。因为学生可能因为只差0.5分而导致等级上差一等,到折算时——若按上海和浙江的算法,等级之间将有3分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