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这个用鲜血凝成的数字,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切肤之痛。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赶走了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九一八事变的这段历史也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作为新一代青少年应牢记历史,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犯沈阳,短短四个月内,长春,锦州,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在蒋介石的一声“不许抵抗”中相继沦陷。美丽的东北三省和三千万勤劳的人民就这样轻松地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白山黑水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战火很快了烧遍了整个华夏神州。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中华儿女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付出极大的代价终于把东洋鬼子赶出了家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应该忘记“九·一八”这一个国耻日,不应该忘记近代史上许多类似的国耻日。通过重温九一八事变,激励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使“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发扬光大,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前进的巨大力量。
1、一支“北国雄师”赵尚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2、一首未出版就传唱全国的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锦绣河山沦陷敌手。东北军官兵、东北百姓,携妻带子被迫流亡关内。此时,出现了一首歌曲,它还没有出版,就在民众及东北军中传唱,而且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它不仅唱出了3000万东北同胞悲惨遭遇和悲愤之情,更唱出了全国军民一触即发的抗战呼号,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3、一场正义的审判沈阳审判。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先期潜伏的小分队和苏军一起发起进攻。日军东宁要塞守军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斗落下帷幕。1956年4月,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国政府成立特别军事法庭,于当年六七月间,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两地开庭,对45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