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科人数少赋分高并不是绝对的,准确来说,赋分高低和人数没有关系,和该部分人的能力水平分布情况(或者说学习能力的差异程度)有关系。下面来看详细信息。
很多人在乎人数多少,只看到了表面。准确来说,这个和人数没有关系,和该部分人的能力水平分布情况(或者说学习能力的差异程度)有关系。
以化学为例,假设选择化学的有10人。
第一种情况:10人全是学霸,总有一个高低之分,那么较后一名原始分是92分,赋分成绩在没有保底时较低就会变成30分。赋分成绩和其真实实力相差太大。不好。
第二种情况:10全是差生,那么的差生就占大便宜了。原始分40分,就能被赋分成为90分。肯定是好的。
第三种情况:如果考生分布是符合三个学霸,四个中等生,三个差生的正太分布时,赋分成绩就能增加和真实实力接近。
为什么小编这么肯定根本缘由不是人数,而是学习能力分布呢?3+3的物理或者3+1+2的化学,都会存在选科人数较少的情况。
大家却都忽略了,其实还有一门课程的选科人数比它们还要少——政治。为什么就没有人提政治的“弃考”和赋分问题?因为选择政治的考生能力分布符合规律(学习能力差异不大)。
所以,目前新高考的赋分问题主要是在单科考生中学习能力分布不规律。学霸都在物化上,中等生和差生都选了生地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多数考生认为,物化太难学,为了追求数而放弃了。
所以,需要承认题主这个问题在新高考确实存在“人多差生多,人少学霸多”的问题,让物化的赋分成绩偏离学生真实实力。
赋分制度和平常我们考试中用的计分制度并不一样,在新高考实行之后,有家长发出了这样的吐槽:孩子明明能考600分,为啥赋分之后变成了590分?
学生的成绩很有可能因为赋分制度而降低,这难免会令人失落,但在新高考不分文理的局面之下,赋分制度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高考实行选科之后,打破了最传统的文理分科,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科目进行学习,但是每一科的难度不同,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水平相同的同学,一个选历史后考了80分,一个选地理却只能考60分,把两者的分数拿来比较,简直毫无公平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最公平的方式就是对比单科中的学生排名位次了,赋分制度便应运而生,这样一来两个相同水平的同学也能得到最合理的比较。
考了历史80分的同学,和考了地理60分的同学,在赋分制度中都处于相同的水平,假设是年级前50%,那他们的赋分成绩就都是70分,完全是同一水平。
当然新高考也不是每科都要赋分计算的,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主科依然是按照原来的方法计分,因为所有学生都必须要考这三科,只比较分数即可。
其他四门科目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最后要放在一起计分,所以需要用到赋分制度。赋分制度固然是公平,但对普通学生来说,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