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郑和下西度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⒈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他出使“西洋”的动机和目的。明成祖自认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国都来朝贡。和历代功利主义的封建帝王一样,明成祖也要宣扬国威,向外示富。
⒉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有些书上说的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找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靖难之役”以后,朱允炆出走,不知所终。这在猜忌心很重的明成祖看来,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怀疑他逃到海外避难,恐怕他将来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下西洋暗中侦察建文帝的踪迹,以杜绝后患。
⒋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⒌加强同各国的联系
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就其活动的性质来说,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队,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团,而是由封建统治者组织的兼有外交和贸易双重任务的船队。他出使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第一件事便是宣传明成祖的皇帝诏书。各国之间不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来朝贡,则礼尚往来,一律从优赏赐。
第二件事便是赠送礼物。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和其他礼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关系。
第三件事是与南海(今马六甲海峡)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再没有此类的壮举。
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一、政治方面
1、建立政治秩序
2、拓展朝贡体系
3、开拓海外贸易
4、改进国内生产
5、引发财政危机
二、文化方面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
1、宗教文化
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
2、地理著述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在地理认识上,郑和下西洋后,“西洋”一词的含义更为扩大,有了泛指海外诸国、外国之意。留下了《郑和航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