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们在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一些新闻热点素材会让作文更加精彩。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社会热点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该改成什么
6月20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有网友找出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复:“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外婆”属方言。消息一出来,网友炸开了锅!(6月21日《北京晨报》)
对此,多数网友给出的观点是,“姥姥”才是方言,而且按《辞海》解释,是北方方言,“外婆”才是标准的书面语。在我国历代习惯里,父系和母系一直分得非常清楚,古书里,凡是出现母系亲属,一般要在前面加一个“外”字,其解释为“外,远也”,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亲相对于父亲这边,是属于外嫁而来。于是才有了外公、外婆,或者外祖父、外祖母这种称呼。
在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如《史记》、《汉书》中,对于母系一脉的表述均为“外家”,西汉末年最大的问题就是外戚把持朝政。倒是“姥姥”这种表述,在众多古书中几乎从未出现过,只有民间才会有这些称呼。
由此看,上海市教委的上述答复,该有多牵强,多么“其来无自”。依照上海市教委的逻辑,那么那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大概就像网友调侃的,该改为《姥姥的澎湖湾》了。
笔者感觉到的称呼习惯是,当称呼“姥姥”“奶奶”“姥爷”“爷爷”时,一般都是当面口头直接称呼,而“外婆”“外祖母”“祖母”“外公”“外祖父”“祖父”,一般是向第三方转述时的称谓,以及比口头称呼相对正规的书面语中使用。
但是,无论是称呼或写成“外婆”还是“姥姥”,都应该尊重地方用语习惯,因为地方性的东西往往才最具有民族性,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此,那年春晚节目上赵丽蓉的一句台词“我练,我练,我练你奶奶个纂儿”,才会让人捧腹。因为“……你奶奶个纂儿”,是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婆婆、老太太们常挂嘴边的口头禅。而强把“奶奶”改成“祖母”,味道就全变了。
所以,上海小学课本中擅自将“外婆”改成“姥姥”,以及给出的相关理由,都是不靠谱的。非要强制执行,大概就要把“祖母”一律改成“奶奶”,“外公”一律改成“姥爷”,甚至“外卖”都要改成“卖卖”。而“外甥”“外甥女”,又该改成什么呢?
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中考刚过,不少考生考前都参加过各种培训班、冲刺班,可是效果到底怎么样呢?一些考生反映,没什么太大的帮助。而另一方面,付出的代价却不小,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各种新中考冲刺班、押题班,每天的培训价格以千元计算,价格动辄数万元甚至达到10万元。疗效不如广告,这让培训班的存在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花这么大的代价请老师,结果效果很一般,甚至没起到什么作用,这并不让人意外。其实,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一方面各校对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抓得非常紧且到位,事关自己的声誉业绩,学校老师的责任感也非常强,而且常常会以群策群力的方式关注命题动向,对命题思路等有更直接和更清晰的掌握;另一方面,自己的老师对学生自然更了解,不仅学情分析更到位,指导更有的放矢,而且能在传知解惑之外,给予紧张备考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尤其面对不够努力或分数不理想的学生,不仅能够时时鞭策,更能进行有效激励引导,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复习和考试心态。
高价冲刺班的火热,与学生家长功利心有关,希望通过考前突击培训,把范围尽可能缩小,甚至不乏有押题的侥幸。其实,“考什么”“怎么考”,作为正规的考试,必然有《考试说明》等作出具体的示范说明。更何况,万变不离其宗,教材始终都是根本。明白了这些道理,自然也就不用紧张乃至恐慌了。
退一步说,如果连自己的老师都“没底”,凭什么相信培训机构的老师就值得“依赖”呢?培训机构的师资,无非是机构自己的老师和相关学校的老师两部分。前者基本上不可能像学校里的老师那样经历系统的上课,其可信度可想而知。事实上,大多数家长都是冲着培训机构打出的“一线‘名师’坐镇,能给学生押题”之类的招牌去的。由于商家的逐利本性,这样的广告需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以笔者之见,在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大形势下,所谓的一线“名师”坐镇,恐怕很值得怀疑。作为一位从教20余年且有过高考命题经历的资深教师,“押题”“猜题”之类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因为迷信培训机构的承诺,不惜放弃正常的学习而到培训机构进行“全托”学习,最终得不偿失乃至成绩严重下滑的前车之鉴,并不在少数,值得引以为戒。
中考前,绝大多数学生就知识储备层面来说,基本上已经定型。因此,考前最需要、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调整好状态,查漏补缺,确保在考试中能够正常发挥。换言之,那些打着各种噱头的所谓“冲刺班”,不仅意义不大,很可能反过来起了干扰学生复习调整的负作用。家长和考生切莫轻易被蛊惑或者盲目跟风,培训机构更应当扪心自问,误人子弟,罪莫大焉!
读什么专业更容易成功
学习哪个专业好?什么专业4年后就业更好,未来发展空间大?每到高考,此类车轱辘话题就会不断重复。
6年前,很多人会说物联网,3年前变成大数据,2年前已经变成人工智能,现在又是区块链。估计明年可能会换成另外一个词。
在物联网热闹时,一年曾经有300多所高校设立物联网专业,甚至有名人声称物联网要取代互联网。但是今年年初,作为最早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之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布停止物联网专业招生并将撤销该专业。原因非常简单:这个专业转出率太高了。2015年在该校计算机学院二年级分流专业时,还有84人选择物联网,到了2017年就只有14人。
四五年后哪个专业就业好?未来哪个专业发展空间更大?虽然有很多所谓专家,信誓旦旦地介绍某个专业前景广阔,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没有根据,多数属于无知无畏,也没有人会负责。当然,我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我的亲身经历,却可以给大家一点启示。
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最崇尚的是去外企,公务员因为挣得太少,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国企,则完全属于最后的选择,没名,也没有钱。朋友是学化学的,正赶上能源行业大萧条,石化行业没有人愿意去,属于最糟糕的国企,他们的同学纷纷改行,最后只有一个同学去了一家国有石化公司。
10余年过去,石化等能源行业炙手可热,这个同学也成了“最有成就的人”,是一家上市国企的高管了。但是,前两年,石化行业又进入一个萧条期,纷纷瘦身,大幅裁减不必要人员,辉煌不再。
石化行业的轮回与公务员类似。20多年前我们毕业时,公务员绝不是第一选择。但是10年后,公务员变成了最热门的选择;现在,公务员考试开始降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务员没有那么炙手可热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每一个时代的价值选择都不一样,每一个行业也都有其自然的生命与波动周期,不可能是直线上升或直线下降的。
我们需要检讨高校本身的专业设置问题。但是,说绝对了,专业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尤其对于最好的大学,其教育宗旨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专业技能。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马云是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欢聚时代创始人李学凌则是人大哲学系毕业,都与互联网全然没有关系。
有人说,你说的这些都太高大上了,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我经常让纠结于专业选择的孩子回去问问他们的父母,看看他们父母原来学什么的,现在又在做什么?很多孩子突然发现,多数父母都是所学非所用。有研究也表明,除了技术性非常强的个别岗位外,多数人在刚刚工作的初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关联度比较高,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的发展,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大学的专业关联度越来越小,甚至低至30%。
人生的高度,并不是由你学了什么,即跑道决定的,而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给了每一个人发展的机会、展示的机会,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目前几个上市的快递公司的创始人,没有一个是学物流的,有些人甚至没有读过大学,但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物流行业举足轻重的人。每一个行业,最优秀者都会受人尊敬,名利双收。换句话说,再不好的专业,对于最优秀的人都会有好处;再好的专业,不优秀的人都很难找到工作。
只要你尽心尽力,必然会达到你能达到的人生高度。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专注的人,或者说扎扎实实“熬”下来的人,总会有不错的结果。而那些貌似聪明的人,不断变化目标,去赶时髦,却总难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更何况,仍然处于巨变中的中国,谁能说得清10年后的变化?
那么,怎么选择?好的选择,是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搞清楚自己的,有什么特点爱好,扬长避短。
第二,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追求,也就是想要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说具体的专业选择。其实,相比于专业,我更建议重视学校与地域,学校的层次、区域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尤其是发展的隐性影响,比具体专业更为重要。
人生的辉煌,是干出来的,不是选择出来的;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是学了哪个专业就会有的。
1.选择做一粒种子
向贤彪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可谓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去奋斗和奉献。
在革命年代,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掀起冲天的革命浪潮;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名党员也是一粒种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书写平凡中的不朽传奇。正是因为众多扎根泥土的种子默默奉献,才支撑起人民共和国的巍峨大厦。
种子的本色是质朴。杨善洲以当“草帽书记”为荣耀,李保国以“把自己变为农民,把农民变成自己”为志向,都体现了种子般的质朴和纯粹。他们活得本色,干得本色,让我们读懂了平凡中的伟大、质朴中的辉煌。
种子的精神是坚韧。无论被风刮到哪里,无论被小鸟衔到哪里,无论面对怎样恶劣的环境,坚韧的种子总会发芽,或结出饱满的果实,或长成参天大树……一部原创话剧《种子的天堂》,讴歌了钟扬种子般的品格,他坚持援藏16年,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16年中,他为“种子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致心脏肥大、血管脆弱,付出了生命健康的代价,可他仍像一粒顽强的种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其背后是情怀与梦想的支撑,是初心铿锵有力的搏动。
种子的品格是奉献。植物界的种子,奉献给人类的是绿荫,是食粮,是果实。像种子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情怀和追求。从“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黄大年;从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的袁隆平,到“多干一点,少拿一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的卢永根,都是种子精神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正如种子一样播撒进了无数人的心田。
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赞叹植物的种子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种子的力量来源于向往阳光的“向上”,更来源于扎根沃土的“向下”。没有土地作根基,没有雨露的滋润,再好的种子也难以发芽生根,更遑论长成参天大树。同样,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只要我们像种子那样,把根深扎于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顽强追求的内核;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有默默无闻的奉献。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选择做一粒种子,有种子甘于寂寞的耐心和集聚迸发的力量,即使卑微的生命,也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即使平凡的人,也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2.这样的成功最动人
杨新军
朋友圈热传过一句话:真正的成功,不是挤垮了多少人,打败了多少人,摆平了多少人,而是看你帮助了多少人,服务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诚哉斯言。
成功绽放在共育共享的枝头,这样的成功总能赢得大众尊崇。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为国防军工“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火炸药专家王泽山、为突发传染病防控构建堡垒的侯云德荣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和多个科研团队受奖。面对专业名词、学人名字,广大网民一致点赞,有留言说:“这是当今中国真正的成功!”这些成功之所以得到大众推崇和盛赞,源于研发团队一心只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共同奋斗,源于研究成果惠及人民、彰扬共享的主题,源于共建、共创的精神。
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火了”“红了”,却得不到祝福,越“成功”越烦恼。究其原因,偏离立己达人的成功,只能带来一时满足,无法享受精神的愉悦;沉迷追名逐利的成功,只会纵容“只要你有钱和谁都有缘”“只要你有权和谁都能欢”的观念横行,进而造成价值观扭曲变形,最终反受其殃。
有人说,古人眼里的最大成功,是“三不朽”的集大成: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的立德,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的立功,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的立言。放在现代语境中,这就是功业与美德交响的天籁,是同行奔小康、同心创大业的乐章,是美好心灵开拓人生之路、旷达胸襟开创崇高事业。集大成者,往往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求和人民渴求,靠实干起家,用爱心开路,关爱关照社会,成全成就他人,是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时代达人。
官员大成不是加官晋爵,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焦裕禄、黄大发勤政为民,深得人民拥戴;学者大成不是声名显赫,而是培养多少人才,助推多少事业,黄大年、钟扬、黄旭华默默奉献,却勇攀高峰、造福世人;商人大成不是腰缠万贯,而是繁荣百姓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那些让百姓享受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家,那些鼎力公益的慈善家,都值得我们喝彩和敬佩。
众人划桨开大船,成功不是孤独前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头,是价值追求的碧波清流、正气浩然的中流砥柱。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本领,若没有良好的品行操守,缺乏默契的团队精神,很难抵达人生的成功彼岸。忧伤着你的忧伤,牵挂着你的牵挂,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这样的成功方能赢得大众的喝彩、人民的掌声。
3.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何冠军
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人们每天所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视野范围、认知角度、思考方式。可以说,道路如同“压模”一般,于无声中在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并塑造着我们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不易察觉却客观存在。
因此,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选择,也体现为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往往只能“取一瓢饮”;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据说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秘诀,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很简单,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看清自己“想要的那块石头”,扭住目标,踏实笃行,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虑、逡巡不前。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时候,即便选准了前进的道路,处身于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人也会葆有相异的心态。譬如,有的人一开始激情充沛,可一旦遇到麻烦、挫折,就开始变得萎靡、消沉。他们被问题难住、被困难吓倒,甚至认为奋斗无用,索性选择后退或绕路。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力量。回望过去,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种,换来“漫山木麻黄”;杨善洲退休又钻山沟沟,20余年绿荒山。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事实证明,那些朝着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久久为功者,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位作家曾写道:“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其实也是路“走”出来的。“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24年大学排名 最好的大学排行榜
7.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4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多少分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