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合议发生在公元1047年,因和议发生在宋庆历年间,亦称庆历和议。宋夏和议后,双方维持有二十余年的和平相处。以后双方曾有过几次战争与和议,但和平时期超过对抗时期。和议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发展。
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赐金涂银印,方二寸一分,文曰“夏国主印”,许自置官属,名义上向宋称臣,奉正朔;
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
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上栲栳、镰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区全部从中间划界;
宋夏和议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旧制,下同),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两国重开边境贸易,恢复私人贸易。宋夏和议减少了两个国家的纷争,并且在后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两个国家都和平相处,虽说期间也有几次的战争,但是比宋夏和议之前的战争要远远减少,给两个国家的人民也都带来了相对于来说安定的生活,使人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能够安家立业,与此同时,增加了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并且加快了血统的融合。
宋太祖时,党项曾经入贡。以后,党项酋长李继迁时叛时降。李继迁死后,子德明与宋议和。德明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力量,先后向西攻占了回纥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德明死,子元昊即位,其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接萧关(在今宁夏固原西南),北控大漠。
西夏建国后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宋中央采取范仲淹的建议,对西夏实行清野固守政策,并争取边境各族人民,共同对付西夏。西夏虽不断取得胜利,但长期的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内部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失去了宋朝每年给予的岁币;加上灾荒不断,物资缺乏,人民厌恶战争。
西夏统治者终于又向北宋妥协,李元昊于庆历四年(1044年)被迫取消帝号,与宋议和,订立“庆历和议”。宋承认夏的割据地位,夏对宋称臣。另外宋每年“赐”夏若干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