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升入高三,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高考了,然而这时的你或许还是成绩平庸,达不到你理想的成绩。但是你千万不要就此放弃,因为不去拼一下子,你永远也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优秀!
课堂上,他会跟随老师的授课节奏,认真听讲,力求熟练掌握各科基础知识。课后,完成作业后,他喜欢先把每个章节的学习知识重点了解、熟悉一下,遇到不会的,及时求助老师、同学,不让问题过夜;然后还会利用空余时间,独自研究一些难点,力求让学习成绩再突破、提升,特别是在理综和数学方面,挑战难题成了他的一个爱好。
郭家萌在永年第二实验学校上小学时,成绩并不是出类拔萃的,班里十名左右,但她心态好,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升入永年第五实验学校读初中时,成绩挤进班里前十名。但她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总结学习经验,每次考试哪道题做错了,都要认真分析原因," 我不能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重视课本,重视基础,各学科都要重视。因为不管是什么考试,课本是出题的最终源头,如果多翻几遍,对课本更加熟悉的话,对自己做题有特别大的帮助。以高考为例,据说简单题、中档题和难题,是 3:5:2,简单题、中档题考察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难题也是以基础为出发,进行的衍生和深化,所以基础最重要,一旦把基础打扎实了,成绩不会有特别大的起伏。
她坦言,高一高二时并不觉得累,即使进入高三,也保持了12点前睡觉的习惯,“因为我觉得熬夜效率比较低下。”她这样叙述自己每天的生活,7点起床,12点睡觉,除了复习,总结一天所学,还会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累了我就听一些柔和清新的歌,放松一小会儿。”
对于学弟学妹们,彭维方建议,不要过于注重于题海战术,但平时的训练是很重要的,要善于总结解题思路等,一边学习一边总结自己做错的不会的地方之后,加上适当的训练,这样会比较好。
孙隆德的“秘籍”竟然是“看状态”。孙隆德说,如果自己感觉状态好,就多做几套题;如果感觉状态不好,则只是看一下做过的试题,让自己尽量放松。“说白了,就是效率第一。”孙隆德说,平时自己还有个“爱好”:就是多睡觉,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状态”。
分析1: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备战高三冲刺的第一步便是分析敌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现有水平:“哪些科目是弱科?”,“哪些题型是自己做不好的?”,“哪些题是必定拿分的?”。
分析2:然后,还要了解试题的出题套路,其实很多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熟练了解一些题型将有助于你见招拆招,直奔对方的出题意图。
这些分析并不是心里想想,一定要在纸上仔细的分析。
制定计划1:有了分析结果,就可以开始制定计划了!之所以要做计划,就是要为自己接下来的冲刺做一个有计谋的规划,但是如果你不能按照规划执行,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
因此,首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拒绝。你需要拒绝你的玩伴的邀请(相信我他不会记仇的),拒绝课间与同学的闲聊(我当时就是利用课间去刷五三,能做一题是一题)。当你开始感到孤独,那么你也就开始走上了成功之路!
制定计划2:
那么计划要如何制定呢?很简单,首先要做一个长远的计划,比如“数学下次模拟考试前提高十分“,”选择题全对“等等,这些计划是你一段时期内要达成的目标,所以要随着时期来变化。
然后,就需要制定每天的计划了,这里的重点主要是习惯的养成,你要把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分配好,课间做什么,中午做什么,下午的自习做什么,晚自习做什么,回家之后做什么,都要养成习惯。每天做的内容要在前一天晚上想好,第二天就执行就好啦。
细节:一定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每次错的,并且有价值的题记录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改变的,那些错题就代表着你大脑中的疏漏,所以需要记录在本上,时常打开看两眼,逐渐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这里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在查阅以往考试卷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自己现在错的题往往都与以前错过的题目非常类似!“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句话或许根本不成立,人们往往会在同一个地方无数次地跌倒,并且是本能地跌倒。因此,通过记录错题的方式提醒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我至今还保存着我的错题本不舍得扔
学会求助:不管你这一门学的好不好,都要有一颗好问的心,不要害怕问老师或者问大神,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你的成绩。
我当时也是遇到想不明白的就去问同学和老师,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会的变多了,问的问题变少了,我才知道我进步了,这时很多大神都开始问我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