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静电产生的原理 和什么因素有关

文/小落

冬天气候较干燥,使得空气中的水分会挥发更快。这种低湿度的空气会大大减少水分在表面的沾染,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绝缘物质,使得电子更容易移动和滴落下来,从而产生静电。

静电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普遍方法,就是摩擦生电。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产生静电。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通过摩擦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也有由于电荷的相互吸引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形成,具体说就是因为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一般情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相等,正负平衡,所以不显电性。

但是如果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比如实质上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就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物体带上了静电。

静电产生和什么因素有关

1.物质种类

相互接触的两种物体材质不同时,界面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亦不同,起电强弱也不同。在静电序列中相隔较远的两种物体相接触产生的接触电位差较大。

2.杂质

一般情况下,混入杂质有增加静电的趋向。但当杂质的加入降低了原有材料的电阻率时,则有利于静电的泄漏。由于静电产生多表现为界面现象,所以,当固体材料表面被水及其污物污染时会增强静电。

3.表面状态

表面粗糙,使静电增加;表面受氧化也使静电增加。

4.接触特征

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增大都可使静电增加。

5.分离速度

分离速度越高,所产生静电越强。所产生静电大致与分离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6.带电历程

带电历程会改变物体表面特性,从而改变带电特征。一般情况下,初次或初期带电较强,重复性或持续性带电较弱。

小编推荐

1.黑龙江高考位次13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2.2025广西物化生50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3.2025广东物化生52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4.2025天津物化生239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5.2025年518分在上海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6.2025年285分在新疆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7.2025贵州物化生307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8.2025年437分在贵州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高三物理如何进行高效复习 有哪些学习技巧

25-01-09

高三物理一对一补课有用吗 补课有哪些优势

25-01-09

高三物理20分怎么补 学习方法有哪些

24-12-17

高三物理30分怎么提高 有什么学习方法

24-12-10

高三物理怎么学提分快 如何提高成绩

24-12-05

高中物理复习知识总结 有哪些重点

24-12-01

物理差在高三补得起来吗 补救办法有哪些

24-11-30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答题方法有哪些

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