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课物理不受欢迎,物理老师会失业吗?不会,因为物理在选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要误读新高考“物理遇冷。下面是关于新高考选考物理学科的解读,仅供参考。
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已是事实。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
赋分难,物理选考人数骤减
被称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考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物理学科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曾几何时,能学好物理就是“高智商”的代表,为何转眼间就被“嫌弃”至此呢?
“相对于其他科目,物理学科比较难是主因。”浙江省柯桥中学资深物理教师孙国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的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这就意味着卷面分不是最终成绩,要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于是学生和家长一合计,物理更不能选了。
柯桥中学历史悠久,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历史上以理科见长,尤其是物理更是绍兴市特色学科,每年都有学生获得物理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也连续多年是物理竞赛优胜团体。
然而,面对新高考,这所名校优良的物理学科传统遭遇了“打击”。孙国标介绍,2019届近800名学生中最终选择物理为高考科目的仅为220人左右。“这种局面如若持续下去,优秀的物理教师必将流失,终将对物理学科造成毁灭性打击。”
惧选物理:浙江新高考“七选三”模式下的学科失衡
1.选考物理的学生断崖式下滑
“七选三”导致了高中物理学科选考人数的急剧下降。据初步调查,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选定选考科目时,某中学近千人中只有7个学生选考物理;某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也只有不到50人选考物理;某县所有中学只有不到100人选考物理;某市2016级约一万名学生,只有不到900名学生选考物理。这些现象虽然仍在动态变化中,但是“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 选考人数与物理学科内涵及现实需求严重失衡
物理学科是科学教育的鼻祖,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数理逻辑的一门重要学科。深刻的哲学内涵与科学内涵,使物理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但目前的这种学科选考比例,使物理学科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受到严重影响。
从现实需求来看,物理是现代应用技术和大学理工科的基础,是理工科学生继续学习的基本保障。在大学公布的专业要求中,对物理有学科要求的专业占了有学科要求的总专业的91%。然而与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估计2016级学生选考物理的人数不会超过高考总人数的10%。这种现实选择比例与大学专业需求比例的严重不对等反映了选考学科的失衡。
3. 爱物理的学生不敢选考物理
在这场教育改革中,爱物理、偏理性、数理逻辑好的学生比较焦虑,他们担心自己即使物理学得非常好,也有可能在等级赋分时得不到高分。这种焦虑、动摇的情绪在不断地向成绩段顶端的学生群体传导,造成大量爱物理的学生不敢选考物理。由于选考物理的优秀学生可能在赋分时得不到与其学习水平相对应的分数,这些理性思维好的学生可能上不了好大学,一批未来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能会因此埋没,这有悖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原因分析:赋分制下的“驱赶效应”和“磁吸效应”
选考科目严重不均衡是高考“七选三”科目的“伪标准分”制度设计与顶级大学偏好物理学科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正是这两种因素导致学生“惧选物理”的情绪快速传染。
1.赋分制让学生选择“田忌赛马”策略
浙江新高考“七选三”模式为了避免不同科目引起分值差异,采用看似公平的标准分,但其设计的赋分制实际上是“伪标准分”。新高考把选考了某个科目的考生按考分划成21个等级,再按等级高低从100分到40分进行赋分。然而赋分时采用的是部分人群进行等级赋分,最后录取时却是在整个高考人群中对比。因为不同的科目赋分的人群不一样,所以选不同科目的考生即使赋分相同,其实际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却可能有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选考人群的总体水平有极大的关系。这种“伪标准分”制度设计类似于“田忌赛马”的原理。比如:假使全省最优秀的1万人选考物理,按照等级赋分制度,有1%的学生虽然很优秀但也只能取得40分。但如果这些学生选考优秀考生较少的其他学科,他们将可能取得接近100分的高分。
2.“驱赶效应”造成心理恐慌及连锁反应
成绩优秀的学生数理逻辑能力一般较强,将来从事科研与工程技术的意愿更大一些,他们选考物理的几率自然较大。因为物理学科的学科内涵及其对将来继续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一流大学的大部分工科专业在浙江招生时都对选考物理有要求。例如:清华大学42个有学科要求的专业中,31个要求选考物理;浙江大学18个有学科要求的专业中,7个专业要求选考物理。而一般的大学,由于担心要求太多招不到合适的学生往往不要求选考学科,或者要求选考三门中的任意一门(等于没有要求)。这就使得优秀学生必须选考物理才能上名校理工专业,普通学生不选物理也能上普通学校的理工专业。当优秀学生选考物理时,普通的学生即使喜欢物理也不敢选考物理,因为如果他选了物理,就极有可能为数理能力强的考生垫底。这就是“七选三”模式的“驱赶效应”,即优秀学生扎堆物理学科,将大量的普通学生从物理学科驱赶出去,并引起恐慌心理,造成连锁反应,使选考物理的学生越来越少。
最终,“驱赶效应”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2014级新高考第一届学生中成绩一般的学生不敢选考物理,2015级学生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不敢选考物理,2016级学生中则最优秀的学生也开始惧怕选考物理。可以预见,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驱赶效应”可能会从物理学科慢慢转移到化学、地理等大学专业对此有要求且数理逻辑较强的学科。
3.“磁吸效应”致学生扎堆偏易学科
每一位考生都要争取自己分数的最大化,不过从制度设计来看,是否能得到高的赋分不但要考虑到自己的水平,更要看是跟谁比较赋分,所以大家在选择时还要考虑别人怎么选。
通常情况下,成绩一般的学生喜欢选考基础起点较低的易学学科,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认为易学学科中基础差的学生多,为其垫底的人多一些,自然也跟着选考易学学科;优秀学生看到选考易学学科的人多,认为自己得高分的机会更大,也会跟着选考易学学科。因此,对数理逻辑要求不高的生物、技术、历史、政治成为选考人数较多的学科。由于各成绩段的学生都会拼命往里挤,选考某些易学学科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于是产生了“磁吸效应”。
1.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牡丹江二中2024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4.河南TOP二十名校2024高三调研考四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5.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