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背景 哪位皇帝创立的

文/李娟娟

科举制是隋炀帝皇帝在位正式创立的,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取士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背景是什么

在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之前,中国的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是基于血统和门第,这样的制度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发掘与使用。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开始寻求一种更公平、更有效的选拔方式,于是,科举取士应运而生。

隋文帝首先废除了原来的选官考试,改为“秀才”和“明经”两科。随后,他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考试,这就是历史上的“进士科”。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义、诗词等,以此测试考生的学问和见识。隋文帝还规定,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能获得官职,这无疑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社会公平。在此之前,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而科举取士制度的实行使得寒门士子也有了上升的机会。其次,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为了参加考试,考生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这无疑鼓励了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积极影响: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强化的产物,并非考试制度本身。

科举取士制度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小编推荐

1.申请新加坡研究生条件 如何提升软背景

2.新加坡读小学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 升学制度是什么

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需要哪些专业背景

4.家庭没背景没资源报什么专业 哪些就业机会多

5.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 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6.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要有什么制度

7.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主要有哪些皇帝

8.西汉十二位皇帝都是谁 生平简介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历史选择题满分八大技巧 怎么做选择题

24-11-18

高中历史如何提高成绩

24-11-14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是什么 作者是谁

24-10-28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 具体是哪年

24-10-28

中国第一架飞机是谁发明的 诞生于哪一年

24-10-28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 谁建立的

24-10-28

元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到底是谁彻底灭亡了元朝

24-10-28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有什么教训

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