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二)
命 题:黄冈市文海教科院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24.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 多次, 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 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25. 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26. 图示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经济重心南移的逐渐完成
C.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边缘
27. 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
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
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运用 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
28. 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
A. 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
B.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C.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
D. 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29. 李大钊评论近代俄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今以俄人庄严璀灿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政界积年之宿秽者,间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从而使那些军阀政客、官僚耆旧们明白“专制之不可复活,民权之不可复抑,共和之不可复毁,帝政之不可复兴”。这一评论
A.认为二月革命利于中国进步 B.认为十月革命必将影响中国
C.主张效仿二月革命推翻帝制 D.高度赞赏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30. 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缥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 9万元,增长74. 3%,其中投资缥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31.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B.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C.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D.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32. 以下为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幅漫画,它反映了
A.公民在审判时总能团结一致 B.公民既是立法者又是审判者
C.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理念D.该方式一定意义上维护了雅典民主
33. 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叙述:"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
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于是就有了 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一幕。这表明当时德国实行的是
A.半专制性的君主立宪制 B.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C.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 D.三权分立的议会共和制
34. 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 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
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35. 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
A.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 B.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D.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题〜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135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 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杭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 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 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 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 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 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 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 事,则君之师友也。——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梨洲(黄宗羲)之学,自然以阳明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 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梨洲不是王学的革 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 ——摘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根据材料一,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 会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根据材料三,说明黄宗羲是“王学的 修正者”。(8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解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5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举了这样的例子:“您想,他(朱) 看到了什么? 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 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桔,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火炉 旁有两个木墩子。我这位可怜的朋友走进去的时候,可怜的杰克坐在火炉旁 的一个木墩子上正用缝衣针替老婆补袜子。杰克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这 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她早晨五点半就到那里去,直 要工作到晚上八点钟,回家时已累得啥也不能干了。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我 就得替她做。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 情了。’说着就痛哭起来。朱后来告诉我,他听了这些话以后,就用他所有从小 在工厂里学会的骂人的话咒骂工厂、厂主和政府。”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 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 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同治初年,曾国藩上奏称:淮南盐课甲于天下,自太平天国起事以 来,长江道路不通,两淮票运亦坏。两江总督怡良曾实施就场抽税,但收税极 少,现在每年所征课银,较全盛时尚不及10%。现在江路肃清,运道畅行无 阻,所有两湖、江西各岸自应设法运盐济售,力图整理。然整顿的困难有二:一 是部盐侵灌太久,江西口岸则食浙私、粤私及闽私;湖北口岸则食川私及潞私, 引地被占将近十年。二是沿途厘卡太多。淮盐出江,抵达湖北、江西口岸前, 层层设卡,处处报税。......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淮南盐务取得了一定成绩。淮 南同治三年上半年共收课厘银506320余两,又收盐厘钱115400余串。而且以往商人完课之外,并不完厘;现在则是厘重于课。在盐商负担日重的情况下 取得这样的成绩,尤其可贵。曾国藩颇为自得地宣称:“江西销路渐次开通,湖 南新盐售销亦颇畅旺。”通过行政权力,强行规定销售价格,从而确保税收,这一做法虽深得朝廷赏识,但无疑显示出曾国藩之对于市场经济调节力量的深 刻怀疑。 ——摘编自倪玉平《曾国藩与两淮盐政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淮南盐政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曾国藩的淮南盐政改革作简要评价。(6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鲁尔危机平息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日趋下降。1927 年4月,法 国外长白里安借美国老兵参加欧战10周年纪念之际,提议同美国缔结“废弃 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永恒友好”条约,美国认为此类条约有利于稳定欧洲 局势,确保美国投资的安全,遂表示原则上接受法国的建议。经过各国之间的 谈判。1928年8月27日,美、法、英、德、日、意等15国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废 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通称《非战公约》。至1933年,共有 6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各大国在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保留条件,从而使公约 实际上化为乌有,而对于蓄意谋划战争的侵略者来说,公约也只能是一纸空 文。但是,《非战公约》毕竟是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要求与和平主义运动 的最高成就,它为各国政府放弃战争而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奠定 了法律基础,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日主 要战犯的审判,就是根据据该公约的有关条款进行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非战公约》。(6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蒲松龄,字留仙,生于1640年。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 庭里。科举受挫,蒲松龄对民间传说故事,极感兴味。他的《聊斋志异》也就是 在青年时期开始创作的。 康熙九年至十年,他南下江苏去做幕宾。幕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封建 官府心脏,熟悉了其中种种内情。在做幕宾期间,他还得以接触了南方一些能 歌善舞的青年女性,《聊斋志异》的创作,前后历四十余年之久,贯穿了蒲松龄 的大半生。 《聊斋志异》最富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篇章是那些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现实 的故事;而其中写得最有情趣的是那些人鬼妖孤的爱情故事,讴歌生死不渝的 爱情。《聊斋志异》中还有些故事如《唠山道士》、《画皮》等富有窝言意味启人 心智。人们读《聊斋志异》则被情节生动和丰富的奇异故事吸引,被引导着去 认识社会、理解人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历史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7 分)
参考答案
1.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3.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4.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5.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6.河南信阳2024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北师大实验学校2024高三第一阶段评估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8.北师大实验学校2024高三第一阶段评估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