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此时节,气候开始从凉爽过渡到寒冷。古人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突出一个“寒”字。
2024年的寒露是在10月8日2时59分43秒,这标志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字表明此时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量散失快,气温下降明显。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列,大举南迁。古人认为,鸿雁在此时南迁是为躲避寒冷,因此称之为“来宾”,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了蛤蜊。这当然是一种误解,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三候菊有黄华: 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色彩艳丽,成为秋季最具代表性的花卉。
寒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随着寒露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尤其在夜间,温度会明显降低,露水增多并且更冷,故名“寒露”。白天气温虽然仍有一定的温暖感,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已有明显的凉意。昼夜温差增大,早晚时分空气湿冷,提示人们适时添衣保暖。
寒露下雨,冬雪少;寒露无雨,冬雪多
这句谚语主要用于预测冬季降雪的情况。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观察寒露节气的降水情况来推测整个冬季降雪多少的传统经验。若寒露这天有降雨,就说明大气里的水汽已经有所消耗,冬季降雪可能会较少;反之,如果寒露这天没有降雨,则意味着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冬季降雪可能会更多。
这一经验虽然不是绝对的科学依据,但反映了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气候变化规律。现代气象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通过更为精确的气象数据进行预测,但这些谚语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寒露早寒衣早,寒露迟冬雪迟
这句谚语强调了寒露节气对穿衣和冬季气候的影响。如果寒露节气较早到来,通常意味着气温下降得较快,人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御寒衣物;如果寒露节气较晚到来,气温下降的速度可能较慢,冬季降雪也可能推迟。
这种说法与气候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寒露的早晚与地域、气候带有直接联系。例如,在北方地区,寒露之后气温下降得更为显著,人们需要及时添加衣物以防感冒;而在南方地区,气温下降可能比较缓慢,给人们适应气候变化留出了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