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的学位通常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不出国也有可能拿到双证。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是由国内高校与国外知名学府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海外高校的硕士学位证书,该证书经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留服)的认证后,在国内具备与国内双证研究生同等的法律效力。
(1)第一种方式就是中方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一般是发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
这种方式比较常见,所以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一般会有就读院校的毕业证、学位证及国外合作院校的学位证三项证书。
(2)第二种是除了中方高校的毕业证与学位证外,毕业生还会收到国外的认证。
比如说往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还有中国民航大学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因为它是本硕连读,所以毕业生在毕业后会获得国内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颁发法国国家工程师学衔委员会认证的法国工程师文凭,并同时被认证为欧洲科学与工程硕士。虽然不是学士学位证书,但也是一个在国际上认可度相当高的证书。
(3)第三种发放学位证书的方式是既没有外方直接的学士学位证书,也没有外方的认证文凭,外方会给毕业生开一个写实性证书。
比如说往年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中央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方发本科证书、学位证书,外方给你发一个写实性证书,写实性证书就类似于你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为止,你在什么地方学习,学习什么课程,这等同是一个证明。
(4)第四种方式则是在国内学习,拿国内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外方不会发你学士学位证书。
比如说往年西南大学的西塔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相关中外合作项目。如果你选择在国内读个两年,再到国外读个两年,那么你就会拥有中外两个学校的学历;但如果你出不去,比如说语言没有达到校方的标准,或者是没有拿到签证之类的,那么你出不去还是只能拿到国内的学位证书。
(5)第五种是针对计划外招生或是这个项目自主招生来讲的,毕业生将拿到国外的学位证书,但无法拿到国内的学历证书。
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后,是否要出国取决于招生简章上对培养模式的具体规定,而且培养模式往往是与未来能获得的学位相挂钩的。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如下几种培养模式:
(1)4+0模式:四年在国内,无需出国就读,但校方一般提供对外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部分院校获得此类机会需要国内学习阶段成绩达标(一般是不低于总成绩70%或75%),外语雅思或托福分数达标(一般是不低于6分)。此类模式在2020年前的项目大多不授予外方学位,2020年后新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多能授予外方学位,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增中外合作办学均开始采用4+0双学位模式,尤其是由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单独组建的二级学院往往都可4+0模式拿双学位。
(2)3+1或2+2模式(5年制专业为4+1或3+2):部分时间在国内,部分时间在国外就读,绝大多数授予双学位,极少数项目出国就读也无法拿到外方学位,比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与诺丁汉大学合作的药学专业,必须努力学习达到出国就读的标准,若不达标最多延长学制,延长后还无法达标出国就读,则直接进行退学处理,出国就读也只颁发中方学历,但是对于申请国外顶级大学研究生仍然十分有利。还有四川大学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的电气类专业,第3、4年赴德学习后,仍然只颁发中方学位,赴德学习的目的是为未来留德读研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