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些同学来说,选择一个专业,也就选择了一种学习和思维方式,更进一步来说,也相当于选择了今后工作的一种方式。如今,志愿填报即将开始,在前期准备中,了解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考生除了进行基础的信息搜集工作外,从过来人的经历和经验中汲取
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每年志愿填报期间,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想选一个“好”专业,但什么是“好”专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开设情况来说,每个专业都是经过国家严格审批才开办的,符合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高校的办学定位。从高校的角度来讲,既然开设了相关专业,一定会尽力把这些专业办好,这是大学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开设的专业并没有好坏之分,既然开设就有开设的价值和意义。作为考生和家长,都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但好的出发点也需要客观、全面的考虑来保证实现。在认识专业上,千万不能单纯地给专业添加标签,也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地给某一专业定性。
选择专业的出发点——就业也好,升学也罢,其实这个出发点和考生本身还有一个契合度的问题存在,专业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即使是别人眼中的“好”专业,但如果与考生本身特质并不符合,这对考生个人而言就不是太好的选择。就我的经验来看,适合考生自己的、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才是“好”专业。
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大学开设的专业中,有一类属于科研水平比较高,师资力量雄厚,甚至是从建校初期就开办的专业。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林相关专业,主干学科设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农业水
对学生来说,如果以后想继续深造,在科研上有所作为的话,第一类专业比较合适;如果希望毕业后尽快工作,那么在选专业时,就要着重关注一下专业的就业问题。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林相关专业,虽然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但本科的就业率并不是太高,因为其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更适合考生继续深造。所以,对考生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好专业,但这个“适合”却是多方
根据自身需求筛选大学和专业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不管以何种初衷去认识大学或专业,但最终还要落实到选择上。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数量都比较多,全部了解的话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一个大工程,并不现实。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两种可行的方法。
一是缩小范围,精准定位。此时,考生可借助平时成绩和高校录取数据来完成。一般来说,考生可根据平时的成绩大致评估自己的位次,然后再根据高校对外公布的近几年录取数据进行对比,先大概划定一个可报考的高校范围。在这个过程中,对范围的划定可以有一个上下浮动,如在平时平均成绩的基础上,向上浮动10分左右可圈定的高校以及向下浮动10分左右可圈定的高校。
二是如果考生有明确感兴趣的专业或行业,可以根据相关专业或行业定位高校。举例来说,如果考生学医决心坚定,那么医药类院校或专业就是理想的选择。再如,目前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面临“卡脖子”问题,如果考生对科研感兴趣,志在科研攻关,创新技术发展,那么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及专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相关专业及其招生高校等,都可以成为考生的志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