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考生在志愿填报之前,会了解一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有很多同学会注意到,除了录取分之外,还有一个院校投档分。投档分和录取分一样吗?超投档分多少才稳妥?关于这两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小编会在本期文章中为大家解答。
一、投档分和录取分一样吗?
答:不一样。投档分和录取分其实是两个概念。
根据定义,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而高校按照提档线提取学生志愿档案之后,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总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录取分。一般来说,学校实际的录取分可能等于录取分,也可能高于录取分。
举个例子,在今年的志愿填报中,A学校计划录取100人,但为了防止提档的考生中有人报考条件不达标而被退档,省招办在填报该学校的考生中,会按招生计划数的1.3倍提取前130名考生的志愿档案,并按总分高低进行排序,排在第130名的考生分数就是A学校的投档线。
但在实际录取时,A学校并不会将130名考生全部录取。如果被提档的考生中,有人达不到自己报考专业的分数而又不服从调剂,又或者单科成绩、体检等条件不达标,这些考生会被退档,而后30名会作为“替补”被录取。将最终被录取的100名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第100名考生的总分,就是A学校的最低录取分。
二、超投档分多少才稳妥?
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答案。因为一所学校录取分与投档分的差距,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报考条件的生源质量很高,分数整体偏高,那么录取分可能高于投档分不少,但如果生源质量一般,那么录取分也可能等于投档分。不过,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得知超投档分多少才稳妥,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稳妥度。
首先,分析并预测目标院校的录取分趋势。其实,研究录取分和投档分之间的差额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我们在报考之前既无法得知学校的投档分也无法得知其录取分。最重要的,还是得通过分析目标近三年最低录取分和位次的数据,来预测今年的情况,并结合考生自己的分数决定报考与否。
其次,志愿与志愿之间的分差不能过大。有时候,没有被最理想的目标院校录取可能只是差一点运气,所以考生可以缩小志愿之间的分差,即使目标院校落选,考生也能进入一所水平差不多的学校。
最后,报考之前要弄清楚学校的报考条件并且服从调剂。想要提高自己被学校录取的概率,一定要勾选服从调剂,不然就算分数达到了学校的提档线,也可能因为达不到专业线而被退档,而退档是最糟糕的情况,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录取,有点“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