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很多考生和家长不重视志愿顺序,认为只要分数高,随便哪所学校都可录取。其实,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几个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如何安排,是非常讲究的。
基本原则是在合理定位之后,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之间要有适当的“梯度”,即保证后面志愿院校的录取排名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录取排名低才有意义。
拿小佳的案例来分析,根据她在河北省的排名可以分析考生人数。小佳排名的浮动范围是10853—11279,这个浮动范围反映了考生的分数分布,两者之差426就是考同一分的人数。那么按照录取排名降序的思路,如果平行的两个志愿A和B之间相差在400名内,那么连一分的梯度都没有拉开。在这个排名段儿上,B比A降1000名也只不过打出2分左右的富裕,也不存在“浪费”分儿的顾虑。
即便几个平行的志愿间按照排名降序的思路进行了排序,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所报专业是否能够如愿的问题。为了防止平行志愿中提档后退档的风险,考生们都乖乖地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但是这样很可能与自己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开句玩笑,比如小佳同学的志向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当一名医生,报考了一所综合类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遗憾的是虽然提档却没有达到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排名要求,服从调剂后,只有兽医专业有空缺,结果小佳最后成了给动物看病,该怎么办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在报考时一定要合理定位,不仅考虑大学合不合适,还要考虑专业报考风险,认真阅读大学的招生章程,按照其专业录取规则合理排序,力争平行志愿A就首发命中,从而实现“三个一”的最佳报考结果。
平行志愿录取,考生需特别警惕其风险。
总的来说,平行志愿有两大风险:一是志愿选择不当,因起点太高或没有梯度而无法投档;二是专业选择不当,不愿意服从调剂而被退档。
建议考生在若干个志愿的安排上可以按照“冲”“稳”“保”“垫”的原则,而且在每个批次的志愿中,都要有真正能起到“保”和“垫”托底作用的两个志愿。
注意点1:保证梯度有效性,避免志愿浪费
在平行志愿中,考生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志愿,避免造成无效志愿的出现。
举个例子:往年文史类考生王某某的投档分是547分。他填报的志愿是:志愿A中南财经政法(最低投档分557)、志愿B西南财经(559)、志愿C华中师大(556)、志愿D兰州大学(546)、志愿E南京财经(535)、志愿F大连海事(529)。
市招办分析:王某某前面三个志愿的顺序不对,其中B志愿是无效志愿,原因是,B的投档分高于A,如果连A都投不了,B就更投不了。同时,前面三个志愿的分数太接近,没有拉开梯度,容易浪费了B、C两个志愿。
因此,考生要注意保证梯度有效性,要把高分学校填在前面,低分学校填在后面,避免志愿浪费。
注意点2:选择服从调剂,可增大录取几率
举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厦门曾有一位理工类考生,投档分是665分,当年本一线569分,他高出本一线将近100分。这位考生填报的志愿院校A是上海交大,填报的六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类、信息安全、机械工程、机械类、材料科学,同时,他不愿意服从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