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八、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智慧水利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无人机测绘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光伏工程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
机电排灌工程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水电站与电力网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电力技术类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室内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政税务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电力技术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水利工程(专科) | 水利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
水政水资源管理(专科) | 水利 | 水文水资源类 |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市政工程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供用电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电力技术类 |
测绘工程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学校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以水利水电专业为特色的公办高职院校,是湖南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单位、湖南省地方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单位,由湖南省教育厅与湖南省水利厅共建。学校起步于1980年,2005年正式升格为高职专科院校。
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交通便利。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学习环境、食宿条件、智慧校园建设处于省内一流水平,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湖南省文明校园和长沙市无烟学校,为莘莘学子求知问道提供了良好环境。学校占地面积675亩(含校外实训场地),建筑面积18.62万平方米。学校目前开设30个专业,设有水利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5个专业群,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学院、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部),现有学生10068人。在职教职工400人,其中,专技二级岗位1人,博士12人,副高以上职称13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全国行指委委员3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省部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其中,湖南省“楚怡”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水利职教新星6人,省首届“水利十大工匠”1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5个(含湖南省“楚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湖南省“楚怡”思政教学创新团队),水利行业“双师型”教师46人,湖南省水利卓越工程师1人 。
升格高职院校以来,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两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是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高职高专招生就业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基地,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A档单位、湖南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湖南省第一批省级绿色学校示范单位和湖南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赛点单位。
学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行业文化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湖南水情数字博物馆立项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大国长技’”试点项目。在全国高校率先编写出版《水安全概论》教材,开展水安全教育,是湖南省首批节水教育基地和长沙市水情教育基地,节水型高校建设被遴选为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学校持续打造“4+1+N”思政理论课程体系,涵养师生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专业对口率、专升本通过率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连续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现场督查考核中获得优秀。
以学校为主体成立的“湖南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是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湖南省“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设立了校企共建平台化运作产业学院智慧电力产业学院,是湖南省“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有湖南省“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2个、湖南省“楚怡”工坊2个。作为全国首批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从2020年开始,学校承担了基层水利特岗生培养任务。学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与泉塘社区共建社区学习中心。学校加快国际交流步伐,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中文+技能等培训项目。
近年,学校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学校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270项,获省部级以上教科研奖励29项,授予专利100多项,发表论文千篇,主编教材133部,其中“十四五”规划教材5部,出版学术专著48部,参编全国水利行业标准1项,主编行业定额标准1项,参编省标准3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水利科技进步奖8项(近五年),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一等奖1个,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个。学校有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院(系)1个。
建校40余年来,学校大力弘扬“上善若水、求真致远”校训精神,培养学生逾5万人,每年向水利战线输送千人以上,毕业生占据湖南水利系统的“半壁江山”,成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