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
投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如生源省份投档比例有特殊规定、按生源投档比例要求执行。
照顾加分项,对享受政策性加分或者降分投档的考生,按所在省(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投档。
专业录取
“专业清”原则录取
考生等效分数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文科类以语文、外语、文综、数学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理科类以数学、外语、理综、语文为顺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如个别专业生源省份计划不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成绩随机录取到计划未满专业;对所报志愿未被录取且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将予退档。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中德诺浩-校企合作)专业、空中乘务专业、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空中乘务专业、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毕业后若从事航空、高铁、邮轮、汽车销售等行业相关工作,身体条件须符合该行业相关标准,请考生慎重报考。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飞行器维修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智能控制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汽车智能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智能交通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市场营销(专科) | 财经商贸 | 工商管理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大数据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汽车电子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电设备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现代物业管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房地产类 |
市政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市政工程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工程测量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空中乘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航空运输类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吉林省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和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国家百所骨干高职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北国春城”长春,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交通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始建于1958年,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吉林交通学校与吉林省交通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多年来,经过一代代吉交院人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各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汇集了东北交通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崇实尚善、弘毅求精”的校训精神。
学校两次被省政府授予“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17年评为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和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9年学校成功进入国家“双高”建设行列,高质量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验收,为实现“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学校技能名师荟萃,交通英才云集。现有在籍学生9866人,教职员工525人,教师430人。目前,有教授56名,副教授118名,博士、硕士341名,引进高技能人才5名,“双师型”教师245名;全国交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突出贡献人员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9人;省级优秀团队10个。3人获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2人获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
学校交通学科门类齐全、特色明显。学校下设9个学院、2个部共11个教学部门。开设38个专业,建有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1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5个、特色专业群6个,国家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项目建设单位。学校着眼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交通管理、交通服务四大领域构建对接交通产业的大交通专业群格局。
求知在春城,成才在交院。学校作为吉林省交通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共培养出各层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6万余人,其中有15人次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及国家级设计大师称号,被誉为吉林交通事业的“黄埔”,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近5年来,学生参加全国、省级技能大赛获各级奖励200余项,参加各类文体比赛获金牌180余项。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寒冷环境交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寒区新能源汽车运用工程实验室”被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科研机构。主编教材140部,获省优秀教材奖10部,十三五规划教材7部,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承担的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600余项。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不断加强国际间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制和模式,打造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服务“一带一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探索“专本直升”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推进与泰国格乐大学开展物流管理专业“2+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岭南理工大学“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联合培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推动与泰国格乐大学开展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2+2”人才联合培养;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学生短期交流互访,实现了与韩国岭南理工大学学生交流互换,国际化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
学校立足交通运输行业,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能力。依托吉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平台,建成了面向社会进行职业培训的“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一个实验室”。大力开展面向寒区的交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年平均培训22000人次;积极参与通梅高速、鹤大高速、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等工程质量检测评价80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交通行业、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吉林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匠心,强技精术”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形成“办学有企业互动、教师有高尚师德、教学有质量保障、育人有良好氛围”的人才培养局面,弘扬我校铺路石精神,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60余年的风雨,60余年的砥砺,60余年的辉煌。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培养交通领域高技能人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伟大中国梦为己任,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全面开启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