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储能材料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有色金属材料类 |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服务类 |
村镇建设与管理(专科) | 土木建筑 | 城乡规划与管理类 |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茶艺与茶文化(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现代农业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农业类 |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食品类 |
化工自动化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室内艺术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医学美容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科) | 交通运输 | 水上运输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早期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口腔医学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康复治疗类 |
医学检验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药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药学类 |
助产(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护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口腔医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类 |
临床医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类 |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物流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食品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工业互联网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市政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市政工程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动物医学(专科) | 农林牧渔 | 畜牧业类 |
畜牧兽医(专科) | 农林牧渔 | 畜牧业类 |
园林技术(专科) | 农林牧渔 | 林业类 |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组建于2002年7月,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49年8月成立的宜昌专署财经学校。学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局面,先后获评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等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健康服务与促进、绿色化工智能制造2个专业群入选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占地面积1369.7亩,建筑面积53.7万平方米。当前学校正加快建设新校区,项目选址在宜昌市点军区,总规划建设用地250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一期项目(1200亩)已于2023年11月开工,计划2025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96.0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2亿元。建有75个校内实训基地、589个校外实践基地,拥有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50个高职专业,拥有6个国家骨干(示范)专业、2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3个湖北省教育厅首批对接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专业群。
学校构建“一融双高、六化同步”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省级1个,创建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构建“1235N”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获批国家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蓝叮咚”青年志愿服务队荣获国家级表彰7个,学生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2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2人。
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建成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成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线精品课程,建成10门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精品课程,获批25个1+X证书试点项目、19个考评站点,主编“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7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5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6%。立项建设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拥有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现有楚天名师1人,“楚天园丁奖”1人,荆楚好老师1人,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省级“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2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
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9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8项。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6项;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9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40项。学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1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52项 。
学校建有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市级研究平台6个,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1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奖9项、市社科成果奖15项。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资格。
学校与兴发集团、安琪集团、正大集团、人福药业、广汽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新格局。牵头成立宜昌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2个、加入3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学校牵头的宜昌三峡职教集团入围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建有12所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有8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7个虚拟仿真实训室。在宜昌高新区建设精细磷化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周边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提供有力服务。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高职在校生2万余人。成立21年来,已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全日制高职毕业生6.9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培训,年培训量超过6万人次,被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
学校成立有中德老年护理研究院,与丹麦基础医疗护理学院共建“中医理论与技术推广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入选“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学校与山东莱茵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挂牌成立“中国特色文化国际传播教育基地”。开发“中文+职业技能”项目,选派教师参加国际汉语师资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双语课程成功输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参与立项2个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与泰国素万纳普皇家理工大学共建“经世学堂”,联合安琪集团等中资企业实施“职教出海”计划,建立海外培训基地,为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提供技术技能培训。
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立足宜昌,服务宜昌”的办学定位,牢牢把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担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创‘双高’、升本科、建新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