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录取规则
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生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我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择优录取”的原则。
1、学校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农业院校降分录取”政策。
2、学校对投档比例要求,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或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0%。如生源省份投档比例有特殊规定,按生源省份投档比例要求执行。
3、照顾加分项,对享受政策性加分或者降分投档的考生,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考试机构的规定投档。
4、学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均合格的前提下,在各招生录取省份,各专业均按“专业清”原则录取,“专业清”即“专业优先”,即对在我校投档比例线上且已经投档我校符合条件的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按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专业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
5、优先级别。各省级招办投档到我校的所有考生,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高考原始分数录取;当原始分数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先参考语文成绩,若语文成绩相同则参考数学成绩,若语文和数学成绩仍相同则参考外语成绩),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6、专业调剂。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时,如果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调剂到其它未录满专业;如果未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则不予录取,做退档处理。
7、学校在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不满的条件下,则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只能录取到本校前一志愿录取后未满额的专业。
8、吉林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除遵循1、2、3、4、6、7以上条款外,对吉林省招生考试院投档到我校的所有考生,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考生投档分数相同,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先参考语文成绩,若语文成绩相同则参考数学成绩,若语文和数学成绩仍相同则参考外语成绩,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仍相同则参考综合成绩),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第十四条 几点说明
1、凡考入我校下列本科专业(类)的考生:中药学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医学(中外合作办学)、动植物检疫、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在左家校区就读。
2、凡考入我校下列专科专业的考生:中药学、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驯导,在左家校区就读。
3、其他本科、专科专业的考生均在九站校区就读。
4、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韩国庆南大学合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并完成四年制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任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自第三年开始,可申请赴韩国庆南大学学习,在韩国庆南大学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韩国庆南大学两个学校学位证书。
5、动物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韩国中部大学合作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并完成四年制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任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自第三年开始,可申请赴韩国中部大学学习,在韩国中部大学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韩国中部大学两个学校学位证书。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智慧农业(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生物制药(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粮食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包装工程(本科) | 工学 | 轻工类 |
动物科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生产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 | 农学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园林(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应用生物科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制药工程(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动物医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 | 医学 | 中药学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 | 医学 | 中药学类 |
药物制剂(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中药学(本科) | 医学 | 中药学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本科) | 农学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植物保护(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农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统计学(本科) | 理学 | 统计学类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动植物检疫(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生物技术(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朝鲜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造价(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吉林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素有雾凇之都美誉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国家首批“卓越计划”和“新农科”项目入选高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学府,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吉林中等农学堂。2003年10月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吉林省农业学校)与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实体合并,组建新的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更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学校建有九站和左家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其中校内占地面积166.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6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0亿元;体育场馆3个;图书馆2个,馆藏纸质图书118.74万册,中外数据库17个;实验场所304个。
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农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9个办学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和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927人,其中本科生11744人、专科生2179人,留学生4人。2015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单列计划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972人,其中专任教师714人,实验教师55人,高级职称300人,博士教师203人,硕士生导师8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8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农业部神农英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吉林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
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包括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3个专科专业,以农学(特产)为优势和特色,涵盖工、农、文、理、经、管6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课程19门,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学校建有省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近三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04项,其中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22项、企业委托项目361项,到账经费1.41亿元;审定新品种15个;制定地方标准10个;出版专著32部,发表核心及检索论文429篇;授权发明专利83件;成果转化14项;获省级科技奖励21项,其中主持单位获二、三等奖19项,参与单位获一等奖2项。成立6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心),50余名教师获聘12582/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专家,近三年,依托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等服务载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营养指导员等技术人员2.31万人。学校连续13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单位”,获全国“三下乡”服务标兵、吉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各1人。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中心,不断夯实“平台+模块”理论教学和“三实一研”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9个办学学院均成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与珠海世纪鼎利集团联合建立产业学院,与大北农集团、长春旭阳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汉峘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学校实施“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与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扶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就业服务平台,与400余家国内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合作协议,建有1个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提高。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师生赴国(境)外进行研修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近三年出国留学生近30人,分别与韩国庆南大学、中部大学举办了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收了来自中亚、非洲等10余个国家的36名留学生。
百余年栉风沐雨,几代人励精图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凝练了“厚德图本励学笃行”校训精神,确立了“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食物与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工作示范院校”“吉林省文明单位”,学校党委被授予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遵循现代大学办学规律,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在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