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步入新高考改革阶段。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不同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均有明确要求。若计划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务必提前了解意向专业的具体选考科目规定,否则可能影响志愿填报。本文特别整理了南京理工大学各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该表格适用于全国采用新高考模式的地区(包括“3+3”与“3+1+2”两种模式),可供广大考生参考。需注意的是,相关政策可能存在动态调整,最终以学校官方发布的最新招生章程为准。补充说明: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3门参加考试。此外,专业设置及选科要求存在变动可能,正式填报前请务必核对学校当年公布的最新信息。/p>
年份 | 院校名称 | 层次 | 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语言学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法学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政治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日语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社会工作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语言学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经济学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程力学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类(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能源动力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类(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器人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网络空间安全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土木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兵器类(武器系统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武器发射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安全工程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 不限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业设计 | 化学 |
20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不同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差异极大,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冷门或热门”。
选科组合 | 专业覆盖率(参考) | 学习难度 | 适配方向 |
---|---|---|---|
物理+化学+生物 | 95%以上(最高) | 高(理科硬核) | 理工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90%左右 | 中高(地理偏理科,记忆量少) | 理工科(如地质、环境、测绘)、部分文科专业 |
物理+生物+地理 | 70%左右 | 中(避开化学难点,适合物理强、化学弱) | 部分医学(需看高校要求,部分不接受)、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历史+政治+地理 | 40%左右(传统文科) | 中(记忆量多,逻辑难度低) | 人文社科(汉语言、历史、法学、新闻)、教育学 |
历史+化学+生物 | 50%左右(交叉组合) | 中(文科+理科,适合偏文但想报医学/生物) | 部分医学(需确认高校要求,部分接受)、生物科学、文物保护 |
历史+政治+化学 | 45%左右 | 中(文理兼顾,适合想考公但有理科兴趣) | 法学(部分高校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化学相关专业(少) |
1、学科组合选择:
推荐组合:物化生(专业覆盖96.6%)、物化政(兼顾考研/考公)、史政地(文科最优解)。
慎选组合:纯文组合(如史政地)仅覆盖约46%专业,无法报考理工农医类热门专业。
2、赋分制应对:
优先选择 年级排名靠前 的科目,避开人数少但竞争激烈的“死亡科目”(如部分省份的化学)。
避免为“钻赋分空子”选弱势科目,赋分依赖排名,不擅长的科目难获优势。
3、资源匹配:重点中学的竞赛资源(如物理竞赛班)、本校优势学科(王牌师资)可成为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