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录取结果公布后,部分考生和家长对录取学校不满意,会萌生出复读的想法。2026年,关于中考复读的政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规定,考生和家长需要仔细了解,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考复读并没有被完全禁止,但在一些地区,政策对复读生有诸多限制。例如,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15个省市已全面禁止公立学校招收中考复读生。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考生如果选择复读,只能前往民办复读机构或通过自学等方式备考。而在允许复读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附加条件。像山东、河北等地,往届生的录取分数线要求会提高40分,且不享受指标生分配等优惠政策。
中考被录取后,考生仍然可以选择复读。只要考生不前往录取学校报到注册,就可以参加下一届中考,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次年的中考报名和录取。但也有部分地区,如广州,对复读生身份有着严格界定,广州市户籍考生或符合特定条件的非户籍考生才有复读资格,且需满足未被高中录取且未满18周岁等要求。所以,已经被录取的学生若想复读,需关注当地政策,确认自身是否具备复读资格。
学籍管理新规定
在2026年,复读生的学籍管理仍是重点问题。通常,一旦学生领取初中毕业证书,初中学籍即失效。复读期间,学生不存在学籍问题,直至考上新的高中,才会建立高中学籍。不过,部分地区对学籍有特殊要求,例如武汉教育局数据显示,2025年有37%的复读生因学籍问题错过报名。
报考限制新变化
2026年,复读生在报考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多地规定,复读生不能享受指标生、自主招生等政策。以深圳为例,深户往届初中毕业生可报名中考,视为社会类考生,但不能享受指标生、自主招生等政策,只能凭借中考分数竞争录取名额。
考试内容及要求调整
复读生需重新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包括体育中考。并且,随着教育改革推进,部分地区的考试内容有所调整。2026年北京将启动“全科开考”,福建新增“劳动实践”计分项目,还有21个城市启动新版实验操作考核标准。这意味着复读生不仅要巩固原有知识,还需适应新的考试内容和要求,重新学习和备考新增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