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报名时间预计在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具体日期由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考生需密切关注所在省份的官方通知,避免错过重要时间节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详细信息,具体来看一下!
结合已公布省份安排及往年规律,2026年高考报考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各阶段环环相扣:
第一阶段:资格预审期(2025年9月中旬-10月上旬):主要针对外省籍随迁子女、照顾加分考生等特殊群体,需提前完成材料审核与资格认定,吉林明确此阶段为9月15日至10月9日,未通过预审的考生无法进入后续报名环节;
第二阶段:集中报名期(2025年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这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核心报名时段,全国超80%的省份将在此期间开启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其中辽宁为10月20日至24日网上报名、20日至29日现场审核,湖南为10月16日至31日(不含双休日)信息采集,深圳则安排在11月1日至10日;
第三阶段:专项补报期(2025年11月):主要针对艺术类、体育类考生的专业统考报名,湖南明确此类考生需在11月3日至10日额外完成统考报名与缴费,上海的艺术类统考报名也需与高考统一报名同步完成。
1、关注身份证有效期(非常非常重要)
高考报名时必须采集考生正式有效的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如果身份证遗失或即将超过有效期限(2025年6月10日前),考生应尽快到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新的身份证。身份证是高考报名、考试、录取及高校报到注册的重要身份证明,其有效性直接影响考生的报名资格和后续流程。
另外高考报名结束后,学生的姓名、出生年月及身份证号等信息将不能修改,否则会造成不能参加考试、录取等后果。
2、关注相关限报情况
考生需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当地高考报名资格,如户籍、学籍、年龄、学历等要求。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将无法报名参加高考。
3、关注高校专业选科要求
不同高校和专业对考生的选科有不同的要求。考生需提前了解心仪专业的选科要求,以便在选科时做出合理的选择。全国大学在各省的选科要求会在各省的教育考试院进行公布,请务必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