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报名流程及所需材料与最新政策如下:报名时间集中在2025年10月至11月(各省份具体时间不同,如湖南为10月16日-31日,广东为11月1日-10日),需通过注册、初审、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四步完成。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明(应届生学籍表/往届生毕业证)及特殊群体附加材料(如随迁子女需父母社保证明)。
高考报名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注册账号(需绑定手机号)、资格初审(应届生由学校审核,往届生需自行提交材料)、网上报名(填写信息并上传证件照)和现场确认(核对信息并缴费)。小编提醒大家,各省时间差异较大,比如北京要求10月25日-28日完成网上申请,而辽宁则分10月20日-24日网上报名和10月20日-29日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错过截止日期可能无法补报,建议提前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通知。
特殊考生(如艺术类、体育类)需额外注意专业考试报名时间。例如,辽宁要求艺术类考生在10月20日前完成资格预审,而吉林则规定随迁子女考生需在9月15日-10月9日提前提交社保材料。小编建议这类考生尽早准备,避免因材料不全影响报名资格。
基础材料包括: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户口簿(户主页+本人页+索引页,集体户口需额外证明)。学历证明方面,应届生需学校盖章的学籍表,往届生需毕业证原件,无毕业证者需提供同等学力认定(如初中毕业满3年+县级教育部门证明)。小编发现很多考生因照片不合格被退回,要求为近6个月免冠白底彩照,不得美颜或遮挡五官。
随迁子女考生需额外准备父母居住证、3年完整学籍证明及社保记录(如山东要求24个月社保)。外省回原籍考生还需提供户籍迁移证和原就读地省级招考办出具的学籍证明。小编建议所有材料多备2-3份复印件,部分报名点可能要求留存原件。特殊类型考生(如残疾考生)可申请合理便利,需提前提交医疗证明和申请表。
2026年高考将迎来三大改革:选科模式调整为“3+1+2”(语数外+物理/历史+2门自选科目),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录取批次取消一本二本划分,统一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但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仍按分数排序;资格审查更严格,重点打击“高考移民”,如辽宁要求外省迁入考生户籍满3年且学籍连续。小编提醒考生,新模式下选科需结合未来专业方向,例如报考理工类专业建议首选物理,而人文社科类则倾向历史。
艺术类招生政策也有调整,多省取消文理分科限制(如四川、内蒙古),实行统一划线。此外,部分省份(如吉林)对随迁子女的社保缴纳时间要求从2年延长至3年。小编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研究本省政策细则,尤其关注选科组合与目标专业的匹配度,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影响报考。